见皇帝的心愿。
良春公在凤凰台住了七年,终于去逝,死后棺材被皇帝送回家乡,万人空巷。
这是一段忠臣与贤君的佳话。也是一个士子终于能凭一篇文章打动皇帝的佳话。
后来,但凡是臣子思君,十有八九都要引用这篇文章。写了以后,皇帝十有八九都要把人叫过去,好解臣子的相思之苦。
李客引用此赋,当然非常合适。他总不能写我听说皇帝不在家,所以我特意来拜访他。他只能写我太想皇帝了,能让我见见皇帝吗?
从人将此表封在盒中,犹豫了一番,问李客让他哪个儿子去送信。
肯定不能是李客本人去,两个弟弟都在领兵也不合适,那就只能是李客的儿子去了。
最好是长子。
但李客的长子非常重要,次子虽然不太够格,但确实是最合适的。
从人:“不如就让二郎……”李客摇头:“我不去还行,大郎不能不去。就叫大郎去。”
从人担忧道:“你现在坐都坐不住,家里的事都是大郎去办的,派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不说,家里的事怎么办?”
李家的规矩如此,长子是要接任家业的,底下的儿子倒是都不怎么重要。
李客:“正因为看重他,才要历练。就让大郎去。”
从人只得去传话让李客长子过来。
在等的这段时间里,从人问李客:“你觉得皇帝现在在哪里?”李客睁开眼:“必是在河谷。”
从人轻轻吁了一口气:“凤凰台上诸公,胆大包天……”
皇帝丢了都敢不说!这胆子真是比天都大了。
第714章 何年何月才相见
求见皇帝的奏表如毛昭所预料的那样纷纷递到凤凰台上了。
有很多人可能根本都不知道凤凰台上的情况, 他们甚至还到花家、徐家或陶家拜访。
这叫姜姬实在是想不到。
“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竟然还有人不知道?”
她想到一个可能,“难道是在伪装?”
白哥比她见识得多, 他说不可能是伪装, 应该就是真的不知道。不是所有城市的城主都知道收集凤凰台的消息的。
他提出一个例子:“以前还有人以为徐公去世了, 特意来奔丧呢。”
如果不是徐公大度, 那个人在说出这话的同时就被徐家人给打死了。
姜姬习惯阴谋论——她还是不信有人这么蠢。
“他是不是被人陷害了?”
白哥说:“不是, 我们事后特意问过他,据他说是因为他们那里没有活到七十岁的人, 所以他就以为徐公应该已经去世了。”于是没有调查就直接带丧仪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