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十四章 羽绒服与火炕

第十四章 羽绒服与火炕(3 / 5)

其中那些又长又大的羽毛更要挑出来,准备以后给他们制作羽毛笔。

毕竟是学府,最起码也要教会学生们识字跟算术,而如果全用笔墨纸砚这种东西,李泰表示实在太贵了,自己真交不起。

所以还不如直接给他们配上沙盘跟羽毛笔,一则能重复使用,二则对李泰来说都能通过劳动力搞定,而不需要花钱,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粉笔,李泰一时间还真弄不出来。

因为这东西需要用到石膏,但李泰现在的产业跟石膏根本就不搭边,所以,也将就着用沙盘与鹅毛笔来教学吧。

当然,等到以后羽毛笔研究出来,一文钱一支羽毛笔,应该会有人愿意买吧!

李泰不敢保证,但对李泰来说,自己真的缺钱缺红眼了,所以除了羽毛笔跟羽绒服,目光又盯到了煤矿上。

李泰收购了煤矿后,便开始让下面的人去研究火炕,为此甚至从擅长制作地火的将作府调度了一些匠人过来。

上次与将作府的合作还是挺愉快的,所以在李泰请示过李世民后,很快下属甄官署有匠人过来了,名字叫做墨公,不过他是从九品的甄官署令,所以一般称呼他为墨令。

“墨令。”李泰看着这十指黝黑,指甲几近脱落的男子开口道,“我这火炕设想完成吗?”

“比较起让火焰在墙壁中形成保温层,从而隔绝寒冷,如果只是把床暖热,在同样的柴火之下,的确是更加的安全,也更加的节约柴火!越王这个构想相当奇妙!”

墨公的手指忍不住比划起来,仿佛想到什么精妙的地方,有些手舞足蹈。

这时代火炕虽还没有,但很多相关技术都已经相当完善,顶多只是思维的问题。

在北魏,人们一般在地面下烤,并设置了烟道,并且配置了排烟设施,让烟道处于地下,从而炙热地面,只不过想排出烟道的气并不容易。

所以一般上研究这个匠人,便是被称作地火匠人,像李泰的人工孵化就用到了他们。

“墨令,要记得设计时最好留个口子擦灰,否则这东西烧上一冬,等明年再用怕就不暖了!”李泰对墨公嘱咐。

对李泰的要求墨公一一记录下来,随后墨公提出了修建这类房子所需要的材料。

李泰也不客气,直接大笔一挥,便当场建立了一个砖厂和瓦场,水泥这种粘合材料虽然没有,不过三合土这种东西,在这个朝代还是有的。

当然,墨令还提出了糯米灰浆这种高等级粘合剂,李泰看了看它的配料表里面居然有糯米,只能忍痛放弃这种东西,因为自己实在没钱啊。

然后由墨公带头,那些流民百姓自己参与,开始搭建起了一座座有火炕的房屋。

虽然第一间房算修建得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