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三十八章 高陵的目标

第三十八章 高陵的目标(3 / 5)

不仅要他懂,还要让后继者明白这些怎么从无到有构筑。

那些什么系统,什么外挂,简单的说如果你没办法让后继者从无到有的也制造出这样完整的体系,那你死亡后,这些东西也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尘归尘土归土。

顶多再在以后留下一点传说,或成为被崇拜的图腾,或成为神话中的故事。

但李泰走得道路不通,李泰想要得是走出农业工业化的道路。

因为华夏在农业基础积累上绝对足够的,所以李泰想整合唐朝农业力量。

种田技术几乎铭刻到华夏基因中,所以大唐缺少得并不是什么顶尖种植技术,而是不断钻研的农家体系。

这让华夏能稳定提供农业成果,从而让这社会出现更多能够脱产的人口,让更多人不再被土地束缚,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事,从而顺利完成从农业化到工业化的转变。

马周点头道,“那我会以最快时间把这支负责徭役的队伍给组织起来。”

李泰道:“与长安连接的这条长达二三十里的道路修建起来,就算强化了我们与长安之间的区位联系,自然也就到了下一步,强化整个关中的联系了!

到了这步,我觉得我们需要在高陵区修建个港口,以及兴建个专门研究水路两用的船只。

否则整个渭河地区的航运肯定会受到限制的。”

“船只还能在路上行走的?!”听到李泰的话,马周忍不住道。

“不知道!”李泰耸耸肩道,

“否则泾渭两条河流顺溜而下倒好,但想要让他们逆流而上,小舟还好,但那些大船,只要到了枯水期我多是见由马匹与人力强行拖着船只逆流而上。

这样船只向上的成本就高了,我们纵然修建起港口,也吸引不到人流来。”

“好吧……”听到李泰的话,马周苦笑道,“我去问问楚客,看他能不能研究出这个来。”

“其实可以把龙骨水车,筒车之类的东西与船只结合,看看能不能从水流借力或者从风力上借力。我相信我们终归能够解决掉一个又一个困难的!”

李泰对着马周鼓励道。

“还是先把码头和造船厂建设起来,至于能不能研究出来就要看楚客的了!”马周道。

李泰点头道:“总而言之,我们建设高陵县,就是以农业学府为根本点,完善整个高陵的配套基础设施,最后想办法打通高陵与整个关中地区的联系,使得高陵成为整个关中的枢纽!

这就算是高陵地区的全面规划,你在实际工作中若有什么要改的,也可以因地制宜修改。

毕竟我只管规划,具体操作还需要你来实行!”

“大王放心,这件事情大王已规划得明白,接下来看我便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