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教师的八层,其中一名正式教师的俸禄大约是每年拿五十石粮食和月俸两贯。
唐代的从九品官员的工资构成分为每年能够拿的禄米和月俸,这是最关键的两项死工资。
后来合起来叫得久了,就合起来被叫做了俸禄。
其中禄米是按照年来拿的,而月俸自然是按照月来拿。
用李淳风当初的将仕郎举例子,他是唐朝官职阶级的最底层散官将仕郎,所以每年基本上有禄米52石,不过月俸一般就只有1.5贯。
当然月俸有不止是直接发钱,有时候会发鱼肉、果蔬、香皂、笔墨纸砚等物资,但价值总体就是在月俸的价格左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对于李泰来说,还不如选择多发一点钱,想办法让他们在高陵给消费掉,正是高陵赚钱高陵花,一分也别想带回家。
而除了月俸与禄米,剩下来的一项收入叫做“职田”。
这个不是跟散官挂钩,而是跟“职事官”挂钩的,真正有职务的官,朝廷会发放田地给你,这田地你雇佣农民来种田,但是每亩田租有限制。
如果用现代来举例子,有点像是你有职务的工作期间,国家发放房子让你出租,房屋房租便是你工资的一部分,你可以对房客免租,但最高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额。
再有一部分就是力课了,这个算是跟徭役配套的项目。
百姓除了需要上交粮食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给官府干活来从当徭役。
而朝廷给官员配置的什么看家护院,站岗放哨,以及官员们进出时候前呼后拥的卫兵,有的时候就是这些临时的来服役的百姓。
还是按照李淳风的将仕郎举例,一般上朝廷会配置他们两个力课来协助李淳风处理生活上的杂事,让李淳风能专心投入到为大唐服务中。
但有的服役人家比较富有,又或者不想要在李淳风手下干事,或者李淳风自己独来独往习惯了,主动找上司不要这些服役的男丁,让朝廷直接给自己一笔钱完事。
这就是力课。
这里依旧是秉承着“租庸调制”的思想,朝廷是同意的,并且朝廷有规定力课费用。
一般不会太高,也就是要每个月两百文左右,也就一年多给你两三贯钱而已。
所以,在李泰这里作为教师,比较起从九品的官员要差一点,但能跟从九品官员比较也很是不错了,就算不是公务员,但至少也是事业编制,以后还有做官的机会。
所以,这条件砸下来,这些落榜的学子还是相当心动,尤其对那些丝毫没出头机会的寒门学子来说,在长安这地方能够有个有吃有住的落脚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
而更重要的是,农业学府因为是越王举办的,对学府内的老师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