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七十五章 分校

第七十五章 分校(4 / 5)

而不是朔州!”

李泰听到李世民这话,倒是陈恳回答道:

“如果我只想突厥与我汉族融合,那朔州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但我希望的不仅是突厥而已,而是希望天下胡人都能感受到我汉族文华的伟大。

所以,幽州自然比其他的地方要来得好,也更加的适合开分校。”

“哦?细细说说!”听到李泰的话,李世民神色严肃了起来。

“幽州位置特殊,北上尽是异族生存区域,南下则是我大唐疆域,西面有突厥盘踞,东边则能望尽高句丽,这里肯定会成为汉胡两族的汇聚之所。

除此以外,大运河把幽州与我华夏紧紧相连,同时临近渤海,不论是海上物资,还是内陆物资调度,幽州都有着独属于它的方便之处,这就更让幽州变得无可替代。

同时,阿耶可还记得我曾经的捕鱼计划。

农业学府注重生产,虽然研究项目会有所变化,但研究思维不会。

长安农业学府以研究小麦种植为主,幽州农业学府可以研究畜牧业与捕鱼业为主!

至少在技术上给与捕鱼计划支持,最起码我觉得海军是会需要一些懂得数学的小伙子!”

李泰在心中默默补充了一句,最重要的是李淳风人就在幽州。

这样他就能直接就成为幽州农业学府的负责人,也不用辛劳的再跑回来一趟。

嗯嗯,相信李淳风一定是很乐意的吧!

李世民摸了摸胡子,觉得李泰这想法倒也还可以,至少格局比融合突厥大得多。

不过李世民反应过来说道,“不过这学府的钱财如何来,凡涉及学府,定花钱如流水!”

听到李世民第一时间来问钱财,李泰心中嘀咕了一句,如果不是因为钱财的话,你以为我为什么不选择朔州。

李泰心中不由暗叹,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这种模式的学府,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够建立得起来的。

它的成本比普通的所谓私塾,甚至比所谓的国子监都要来得高。

能在长安建设起来,这是转嫁了整个关中的经济,用关中来供养这个学府。

同样的,自己选择在了幽州,那就是看中了幽州这地方,打算用幽州来供养分校。

所以李泰很是陈恳道,“这钱财青雀来解决,只希望阿耶能不能在政策上给与支持!”

“你要怎么支持!”李世民听到李泰主动掏钱,倒也没太多意外,因为青雀的确有钱。

但李世民对于李泰所说的支持之法,倒非常有兴趣,想要政策上怎么对李泰支持。

“一则希望农业学府以技术入股那些捕鱼渔船,为这些渔船提供辅助工具与技术支持,不过渔船获得收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