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一百五十九章 棉布

第一百五十九章 棉布(2 / 5)

更多异族成为我大唐百姓。”

“高陵一地限制住了青雀吗!”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却也认可了房玄龄的判断。

说实话,这种事情对其他人可能很难理解,但对李世民来说,这种事情实在太好理解了。

就好像是自己带兵时能指挥得了十万军团,但现实却是自己只能带个五千兵也一样。

在李世民看来,李泰是自己的亲儿子,就是自己年轻时候的翻版,只不过把自己的内政能力稍微加强了一点点。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已经在思考了,也进入了呆若木鸡的状态,没有再多嘴,更不会提出幽州这两个字。

因为这时候继续说下去,那就会被人以为自己要故意踢李泰去幽州。

但实际上,在李世民思考给李泰安排一州时,幽州几乎成为了必然选择。

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李泰的劳动改造的方式有效,说明了李泰能够处理少数民族的矛盾。

这种人去边疆地区去发挥自己的力量,这不是给李泰搭建舞台嘛。

其次,对比起其他地方,李泰在幽州那边砸入了一个幽州学府分校,有着当初制定的各种计划,可以说李泰虽然现在人在高陵,但在幽州可不是毫无根基的。

李泰过去不是从头开始,而是有着自己的执政基础,怒会转眼之间就被架空了。

第三个问题,就是李泰的年龄了,李泰的年龄决定了李泰去任何没有根基的地方就必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把权利收回到自己的手上,但在幽州的话,几乎已经铺平了一切。

所以李世民把李泰外放,幽州这地方就算不是第一选择,也绝对是在备选中。

另外的其他的选择,应该是洛阳,成都和余杭,这些都有可能。

毕竟李世民是很喜欢李泰的,会不会把李泰留在身边,房玄龄不敢保证,但想让越王过的好一点,李世民肯定愿意。

所以这种影响,最好一点一点释放,最终让李世民选定地点。

唯一让房玄龄松一口气的是,李泰仿佛也真的在为去幽州做准备。

这一系列的事情,都会不知不觉之间加重了让李泰前去的幽州的砝码。

而对李世民来说,当初李泰展现了愿意去幽州的态度,接着又展现出自己能处理异族与汉族间矛盾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也开始思索,李泰是不是真合适去幽州。

当然,这思索也只是一闪而逝,再怎么样都是自己的亲儿子,把他丢到幽州去,别说自己不舍得,就算是长孙皇后也不舍得啊。

“另外臣在高陵发现一种棉服,质地轻柔,极其保暖,是冬衣中的佳品,比较起越王之前发明出来的羽绒服,要更加轻柔些!”张玄素继续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