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二百一十章 粮食入河南

第二百一十章 粮食入河南(4 / 5)

口调度了大量津役,护送少说五万石粮食,直入德州,说是河南水灾需要粮食赈灾,燕王看来是把粮食给了杜相了!”

薛大鼎明白王有方为什么着急,主要是怕燕王的这一次借粮,会影响到沧州计划。

“无事!”薛大鼎倒是从容说道,“今年虽然雨水颇多,但我们沧州到底在疏通大运河时配套修建了不少水利设施,没有让这大水冲毁农田。

我们手上的粮食,只是支撑到推广小麦的话还是足够的。

去年燕王手上粮食不足,燕王不是找了幽州世家买粮嘛,今年幽州又没遭灾,相信燕王总会搞到粮食的,我们无需自乱阵脚。

另外你多派遣些人到运河津口,津口被抽调走了太多徭役,怕会影响明日运转。”

“诺!”王有方见到了薛大鼎这般的沉着,倒也不由松了一口气,马上便是下去办理了。

而这时候的薛大鼎看着王有方离开,喃喃道:

“三个城市一同推行小麦耕种,自己手上的人手有些不足了。

算了,写封信给族里,看看有没有什么懂得耕种的人才吧!”

薛大鼎想到这里,连夜写了一封信,送到河东薛氏一族去了。

薛大鼎虽是官奴出身,但正常人家那里有成为官奴的资格,

他父亲薛粹,在隋朝时担任介州长史,隋文帝几个儿子争权夺利,汉王杨谅被诬为谋反,薛粹受到牵连,在这场政治斗争中丢了性命,薛大鼎做为叛臣之子,就被卖为“官奴”。

如果薛大鼎没奋斗起来,那薛氏一族能够不被牵连就很不错了。

但现在自己到底是重新奋斗到了沧州刺史,向着河东薛氏要几个懂得种田,尤其是种植小麦的人才,倒也不是难事。

毕竟莫说唐代,就算宋代恩荫这种授官的方式都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薛大鼎发现自己手下不够用,就写信给族里看看有没有什么人才提供给而已。

毕竟是自己族人,用起来自己也放心,任人唯亲这才是用人中最常见的事。

薛大鼎写好了信让人送回了河东去,看着天色已经亮了,倒也没有要躺回去睡觉的意思,而是在这时候,拿出当初与李泰李淳风一起讨论的那一份方案。

只不过旁边配置了一份更加相信的地图,这南皮,沧州和无棣的小麦推行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却是要好好做好才是。

当然,对比起薛大鼎的从容,杜如晦以最快速度赶到德州。

不过,在经历天津驰道的风驰电掣,大运河的畅通无助,真把这些粮草接送到了德州转运黄河时,这速度就太慢了。

哪怕马周仿佛知道杜如晦送来得是一个个的大箱子,早早准备铁锹,就是要把这一个个的大箱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