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机会

第二百六十二章 机会(2 / 5)

意笑容。

说实话,这次并不只是简单的李百药与李泰的争端,实际上还有一点,那就是以李百药为代表的儒家,开始介入到这夺嫡争端中。…

因为随着李泰与李承乾成年,尤其是李承乾开始真正的感受到来自李泰的压力,这让儒家终于有了插手的机会。

说实话,李泰其他什么事情,儒家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儒家本身就是一种相当具有包容能力的文化,不论李泰研究出什么来,儒家都能在包容中,把李泰研究出来的东西吃干抹净。

所以儒家对于李泰的开设农业学府也好,研究什么法则也好,儒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在儒家看来,只要太子登基,差不多就到要把李泰给下锅的时候。

所以李泰与儒家之间的仇没那么深厚,但只有一点那是儒家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分封!

儒家是适合大一统的学说,但只要陷入到分封的境地,或者外有强敌,那以儒学为主的国家,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然后被周围敌人给吞噬掉。

对儒学来说,它的敌人根本就不是哪一家学派的学说,而是分封这个制度。

因为在分封情况下,所有国家都存在竞争,而儒家却是教人怎么样进行内部维稳的学说。

在残酷的国家博弈竞争中,反正谁学谁死,不论是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甚至大宋,甚至大明,都用它们的历史证明了,儒家不适合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核心纲领。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更加的容易理解,那就是丧尸横行,先杀圣母,只有这圣母拥有碾压式的力量,否则就必然会被淘汰掉。

当然这也不能怪儒学,因为当国家强盛的大统一王朝时,儒学就是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是教化外族的文明灯塔,但只要陷入到国与国间的争端,那儒学的弱势就会体现出来。

如果整个地球只有华夏一个民族,那儒学千秋万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谁让整个世界不仅是华夏孤立存在呢,所以纵然儒学在唐朝还算是先进,但李泰也已经在想办法去限制这学说的发展。

而李泰找到的道路是所谓的证道?那自然不是。

而是跟李世民一样,都坚持分封的立场,自己不需要特意打压儒学,釜底抽薪就够了。

只要分封能顺利执行下去,在不断竞争下,以儒学为主国家,自然就会被淘汰掉。

当然,因为都是华夏民族的竞争,到最后需要一个合理的遮羞布时,儒学又会被重新拿回来,孔子的牌子也会被立起来。

不过还是那句话,儒学是盛世的灯塔,到了乱世就会暗澹。

但分封对李泰现在提倡的证道学说而言却是最大促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