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三百八十六章 农学社的无奈

第三百八十六章 农学社的无奈(4 / 5)

孩子了,都是女孩子。”

“这些孩子不能在本地养着!”李泰思索道:“送到洛阳来把,你这里不方便寄养。”

孙三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愣愣,想要拒绝,但看着李泰的目光明白自己拒绝不了。

“这些孩子,有的也许是真的养不起来,但也有的只是百姓单纯的见农学社会养人,所以故意把女孩丢在农学社。

等到女娃长大了,就会过来要回去,说是自己亲生的,然后去认亲,然后转手就卖了当地的青楼!

这种事情在长安见多了。”李泰不由唏嘘的说道。

“不,不会有这么没人性的母亲吧!”孙三听到李泰的话,不由张了张嘴巴,却有几分难以置信。

因为李泰所说的人,简直超出了他对人性恶的想象。

“在长安这种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只不过那家青楼也是我开的而已!”李泰感叹道。

“……”孙三面的嘴角不有抽搐了一下,差点忘记了,这位爷才是大唐最有钱的主。

说实话,李泰虽然有开青楼,但却也不是把自己培养出来的孤女送到青楼里面去,而是让他们去医舍成为女医者或者被孔雀打发的去织女。

只不过这个时代青楼往往成为了小女孩最终的流向地,那些最终留到了青楼的女孩,李泰顶多给她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而已。

“所以农学社对于孤女的态度,就是采取异地收养。

至于他们要不要寻找自己的亲人,那就等到他们长大之后,自己去做决定!”

李泰道,“我知道这样有些不近人情,但我们没必要让他们的亲生父母伤害他们两次,这算我们所能够给她们做到的最好保护了。”

说实话,对这些孤女,李泰倒也没有太大的歧视。

相反这些人虽然敏感但也坚强,尤其孔雀的织布行业规模越来越大,所需要的熟练女工也越来越多,她们长大了也不用怕没工作。

毕竟女工这种东西,实际上并不好招募。

因为封建时代经济的组成说到底是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又是男耕女织所组成的家庭成为最小的经济单位。

自己那种以女工为主题的纺织工厂,实际上在跟这样的家庭抢夺生产力。

李泰知道,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的做法,那就是逼得这些小农经济家家破产,然后让他们去打工才是正确的。

但自己却小心的维持纺织工厂的规模,哪怕自己慢慢的培养各种孤女,也不愿逼得这些家庭破碎,从而引发社会面不必要的动乱。

因为只要进入工业化,或者进行利益的追逐,那这些女人必然会把大量时间放到工作上。

那她们照顾家庭的时间,自然就短了,如果自己有什么需要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