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鼻鼻观心,反正就好像是没有听到一样。
但众人没出来阻止,却也表明了众人的态度,这一件事情必须要在讨伐高句丽之前解决。
李承乾事一直被李世民冷处理,李世民就是想等那批从丝绸之路的商队回来后看看这丝绸之路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再安排给李承乾多少兵力去流放。
毕竟李世民是真希望李承乾能在外面干出一番事业的,而不是送李承乾去死。
这样的情况之下,李世民便把李承乾的事情先拖延着也就是了,并不主动解决。
但现在刘自提出来,那就是圣人您去讨伐高句丽了,魏王去给您做后勤了,要是某些心怀否侧的人士重新拥立太子怎么办。
在这时候的刘自的目光不由看向房玄龄,没什么,李世民去讨伐辽东时,肯定把后方全部交给房玄龄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房玄龄不是脑残,但有的事就是以防万一的。
“承乾的事是要解决了!”李世民听到这话深吸一口气,目光看向李泰道,
“等你的商队回来再办理吧,他们已经到秦州,顺着渭水而下,不日就要到了!”
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倒是默不作声,看起来自己倒是要再过一段时间再启程好了。
“如此倒可以大肆宣传这件事!”房玄龄在这时候却是见缝插针的补充道,
“如此,高句丽会认为我们大唐会把中心放到西域,而不是要图谋高句丽。
给高句丽的时间越短,那这给高句丽的诱饵,高句丽就越是会孤注一掷!”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到时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依卿所奏!”
说实话,随着有关政务与后勤方面的问题讨论结束,很快便是进入到讨伐人选。
一路水军这一点不需要讨论,当初李靖早就已经安排好了,以李靖儿子李德謇这个楼船将军为主帅,苏烈为副将。
他们首先以需要完成伏击高句丽水师的任务,等到完成后,那就能成为独立的一支军队,直接扑向高句丽的王城,就是他们身上的战略任务。
真正众人在争论的却是另外一路,说实话,众人是相当想要把李世绩给推上去的,但最后还是李世民当仁不让的成为这一路的最终统帅。
某种程度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侯君集反叛所带来的影响,说实话李靖实在是太年老了,而且已经身患重症,李世民都不好意思让李靖去干这活了。
而李世绩又刚刚的提拔上来,身上功勋也就只是一个驻守边疆十几年的功勋而已。
别得不说,想要让大唐将领哪怕是口服,至少身上也要有一个灭国的功勋吧。
若连这一个功勋都没有,凭什么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