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人意料的运兵速度

第四百九十五章 出人意料的运兵速度(4 / 5)

少了一半,便能显露这东西的作用。

杜如晦听着李世民的话,却是露出了几分的苦涩,开口道:

“这趟跑下来,怕就要折损万余匹的驽马吧,想来也就只有魏王这么的奢侈,能用这样的道路啊!”

身为老一辈的人,杜如晦觉得李泰真的干起某些事情的时候,就是会格外奢侈。

虽然讨伐高句丽时,杜如晦早就明白,大唐这些年的积蓄会消耗不少,但却也没想到,仅只最初的运输士兵从长安到洛阳,便见驽马大量死亡。

但杜如晦也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清楚知道在战争中己方军队能快一步赶到战场,那这些消耗也不是不能够支付,至少它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而在这时候,吕才则快步走过来,对李世民行礼道:

“启禀圣人,船只已调度完毕,航运水道的肃清命令也已下来,明日军队就可以乘船北上,最长十日就能直抵天津!”

“青雀为了这一天,到底是用尽了心血啊!”李世民听到了吕才的话感叹道。

对比曾经征讨洛阳,自己这次调度士兵行军,却是格外的方便。

一路上几乎不需要自己担心什么,李泰已经把这一路上的事情已经布置得井井有条,大到行军的路线,小到每一名士卒的吃喝拉撒。

如果换了是正常士卒调度,从长安到幽州少说也要两个月时间,而这一路上会滋扰多少地方,会造成多大影响,说实话真的非常难以估计。

但李泰一条洛阳到长安的驰道,以及洛阳到幽州的水道,最大限度的把士兵运输过程中可能引起的骚乱下降到最低。

而沿途准备充足的食物被褥更是让士卒能够尽可能的保持状态,从长安到幽州,自己麾下的士卒不但没有出现任何的疲态,甚至还保持着足够的精气神。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至少在后勤这一部分上,李泰做得优秀程度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计。

“魏王的内政之才,的确是令人望尘莫及啊!”杜如晦也在一边赞扬道,“如此,此次圣人北伐高句丽,定然能旗开得胜!”

“你呀!”李世民听到了杜如晦略带着几分马屁味的话,道,“怎么你也学得有些像是无忌的样子。”

“臣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杜如晦倒是笑了笑,毫不在意的说道,“再说,赵国公所说,何尝不是真话呢!”

杜如晦倒对于偶尔拍拍李世民的马匹没有什么介意。

至于长孙无忌,历史上因为长孙皇后死了,所以他开始从政从军,跟随讨伐高句丽。

但现在长孙皇后还没有死,长孙无忌纵然智谋滔天,但一样被长孙皇后压着,只能选择走丝绸之路,看看从这方面能不能攫取权利。

长孙无忌对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