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耕耘贞观> 第五百一十三章 军功经济

第五百一十三章 军功经济(2 / 5)

所以,渊盖苏文虽然选择撤离,但却开始去准备酝酿下一场的战争。

大唐把这么枚钉子钉在平壤,对掌控平壤的渊盖苏文来说,是相当难受的。

随交手终结李德謇没多待,留下八艘船舰给苏烈调度,就带着舰队主力顺着海岸线撤离。

当然谁都知道,高句丽到大唐直接走西南角的对角线是最快的。

倒不是技术不够不能辨别方位,而是只要是正常舰队就很少敢这么勇的。

哪怕渤海已经算得上是华夏周边最平稳的海域了,但谁也不敢保证一阵强风,一阵暴雨,会不会对舰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靠着海岸线走,基本上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大海带来的危险,让舰队能停靠岸边。

毕竟大唐的最大优势就是海运带来的优势,李德謇实在没必要为了着急而冒太大风险。

至于能不能来得及给苏烈补给,李德謇一直都在幽州这边生活,对这边的环境可是清楚,至少在十月份到来前把物资给送上,李德謇相信不会误事。

李德謇顺着海岸线一路前行,航运速度到底比大军前进的速度要快得多。

至少他回来时,看到海岸的卑沙城(大概大连市)已经被唐军占领,不过这时代大连的主要土地都还在水里淹着,所以卑沙城实际上也就只是个小镇,一个看起来异常热闹的小镇。

因为这城池对李泰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这城市这时候有成为港口的资格,因为占领这里,大唐的军队海上运输的粮草就能直接从这里登陆,让粮草的运输距离又缩短了,这自然让大唐军队的安全性提高了几分。

当然,王真儒肯定是要骂娘了。

因为占领这里,李泰命令沿岸栈道的距离又需要加强,然后他刚刚还以为已经完成的工程,马上就又要重新投入到新的工程中了。

面对魏王这甲方,王真儒能怎么办,只能结束完成工程的欣喜,马上投入到新工程中。

不过,对李德謇来说,到底也是知道大唐军队进展顺利,写了一封奏报,上交给李世民。

李德謇倒没敢留下来,毕竟登陆平壤的战役不算是终结,所以李德謇带着舰队继续一路向西,前往幽州去补给。

而李德謇来到幽州后,或者说仅来到天津,李德謇目光中便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因为现在的天津不但没因战争而有什么萧索,相反这时候的幽州显得格外热闹繁华,仿佛他们对就在渤海对岸,决定了两岸关系的战场毫无觉察。

而事实上,李泰在幽州埋下的种子,终于随着大唐与高句丽的战争到来,开始真正催化。

这场史无前例的机遇让幽州地区向工业化迈进了微不可见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