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福道:“我省的,就是大姐那里得慢慢说,你也知道她那个人。以前在家里就好强,后来嫁了人,她那婆婆更强,她现在可不容人家说不呢。”
柳氏哼笑一声,“这是我的闺女,怎么还不容我说不呢,倒是她,要是真是为孩子好的,就该把事情都打探透亮了,不能这么不清不楚的,就急着要定亲的样子。等过些日子我回娘家一趟,让他姥爷那里也给留意留意。”
秦大福笑道:“那敢情儿好的,要是说去他姥爷村,有人照应,我倒是放心。她那些叔伯姥爷家,该有合适的人吧。”
柳氏摇头,“这个咱不用想,当年我爹他们就说过的,大家是好兄弟,不做儿女亲家,免得到时候因为亲家做不成,再伤了做兄弟的和气。”这是老柳家的教训,都成了家训没人会想破的。
两家子感情好,就想着亲上加亲的,结果后来亲事不成,原来的感情也被破坏了,这样的事屡见不鲜,老柳家都有规定,不许互相做亲。
因为秦大福夫妻不痛快,秦大姑也没法再坚持,第二日就急着告辞回家给婆婆报信儿了。
☆、108游街示众
过了些天,就要到柳絮出嫁的日子,她打算带着秀芹回娘家住几天,秀瑶和秀容秦扬因为小,去了还得人家照顾,容易添乱,就让他们在家里。秦显也想去,借口还是要去找柳飞换书。柳氏看他那么喜欢读书,心里有些叹息,只是家里条件不够,她也不能说现在就让他去读的,只能这样跟着柳飞读点,所以也就同意了。
冬天不出力气活儿,家里也就主要喝稀饭了。不过秀瑶不像张氏那么糊弄,她是想方设法把稀饭做得更好吃一点。如今有了地瓜和吊瓜,口味更丰富,自然不必整天吃黑面疙瘩。
她和秀容两个负责做饭,早上就熬小米粥,晌午基本都是炒大白菜、炒菠菜、炖南瓜,再就是有秋天晒得菜干掺着吃,晚上基本就是地瓜菜粥。虽然就这些材料,她们也尽可能地换花样,做的可口一些,让吃饭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之前的那种应付。
这日他们正在家里帮爹编草鞋,秀瑶则整理她的一些关于农家致富的思路,秧地瓜、养猪、种苜?草、种甜菜、熬糖、还可以想办法酿酒……她将这些都罗列下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一一地判断可行性,毕竟就算她知道的多,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换钱的。
就比如说酿酒,朝廷竟然有限酒令,另外,县城酒坊很多,价格便宜。就跟卖酱油醋的会每天各村转一圈一样,这沽酒的也会推着车敲着梆子喊:“沽酒来!”
除非自己家用的多,粮食吃不了剩下很多,可以用来酿酒,否则你单纯为了卖钱去酿酒,基本会赔个底朝天的。毕竟这个时代有米酒,有高粱酒,有黄酒,有白酒,高浓度的烧刀子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