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勤这时候明白了, 屋子里这对老头子老太太基本是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钱也看不起病,就靠下蛋的母鸡一天一个鸡蛋补充营养, 她哪能将下蛋的母鸡给吃了!
书勤忙拒绝,又从钱包里拿出1000块钱给老人放下,不管吃没有吃鸡,得领这份情。
村支书还想给找点荤,书勤说:“您别客气了,咱们这里不是产马铃薯和红薯吗?我还挺爱吃红薯的。”
村支书忙答应着,端着锅子去接水。从哪里接水?一里地外有石块砌成的小窖,泥土和石缝间渗下极细的水流,旁边布满了深深浅浅的蹄印, 牲畜的粪便随处可见。
朱弘和胡天又要吐。
胡天后悔了,他以为是荒漠地区是见识塞外风光的,沙漠中还有美丽神秘的月牙泉呢!胡天以为来旅游的,没有想到是来忆苦思甜的。他在妈港欠债被扣的日子,都比这里好一万倍!
村支书一看朱弘和胡天这反应,不好意思的又念叨:“老马头前两天刚从40公里外拉的好水,我去借点,咱们这里的水,你们城里人吃不惯。”
借了水,村支书煮马铃薯煮红薯,这期间,又翻箱倒柜,找出半瓶果粒橙,要给书勤喝,说这是过年的时候买的,就小孙子馋,给孩子喝了几口。
书勤又忙拒绝,这种随手可得的饮料,在这里竟然是如此的宝贝!真想豪气的运一车的果粒橙送过来!
烧水煮薯,水快开了的时候,没有柴火了,村支书去外面找了一圈又空手回来,看火快熄灭了,一着急,就将头上的草帽拽下来,有了新燃料,火又旺了起来,锅子终于沸腾了。
这下人情欠大了!
村支书全身上上下下,好像就这草帽值钱了,还为了给她煮薯烧了!
十倍百倍的还人情吧!
薯还是好吃的,这里的气候、这里的土壤适合种薯。吃着红薯,王政浩和村支书还在商量着扶贫:
王政浩:“拔穷根,难就难在选准产业!”
村支书:“咱们的产业选的好,养牛和种马铃薯和红薯!”
王政浩:“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攻坚战。”
村支书:“小兔崽子们谁不种薯,我去找他爹打断他的腿!”
王政浩:“任务细化到每名干部身上。”
村支书:“我去召开村委会,谁敢当缩头乌龟!我叫他娃龟儿子!”
两个人一来一回,一老一少,合作的倒好。
书勤主动问:“吃饭前,你们说请中科院的人将马铃薯的亩产量从400斤提高到3000斤,还是没有人种,为什么?”
王政浩:“村民们担心,产的再多,没有人来收,都是白搭。”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