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则是由太王太后执掌。而又因太后下令命荣妃协理六宫,故此后在宫中,铃兰与毕婉晴的地位便再不是平起平坐的了。
一日,也不知怎的,太王太后似是心血来潮一般,请了承天寺的高僧来宫中诵经祈福。说是要替君上诚信告求上苍,庇荫夏国百姓。
于是,便以太王太后为首,后宫女眷由荣、怡二妃及以下,全部聚集在宫中祈天圣坛前焚香祝祷,跪拜祈福。
太王太后平日便是一心向佛的。虽是一大把年纪的了,但轮到这种向佛祖表赤诚的事儿上,可一点儿也不含糊。
祈福的第一日,便要跪拜听诸位禅师诵经。众人跪多久,她便也要跪多久,众人磕几个头,她便也不能少了。
铃兰与毕婉晴心里有数,太王太后年纪大了,这么折腾下来,是要出问题的,便在一旁直劝着。
虽然之后跪的也明显有些吃力了,可似乎因这事儿是自己牵的头,若是因为年老体力跟不上而打了退堂鼓,有些折面子。于是这太王太后就执意要坚持,好说歹说也不肯回宫歇息。
但毕竟太王太后年事已高,身子骨哪里经得住这般的折腾,末了还是受不住,让毕婉晴与铃兰扶着回寝宫歇息去了。
只是这么一闹,真把宫中的太医们给吓坏了。
这人年纪一大了,身子便犹如风前残烛,再经不受住什么的。若是真有不好的了,太医们也都不敢下猛药来医。而那些个药性温和的方子,又多是要吃个十几副下来才能见效的。时候拖沓得长了,小病也恐要生变的。
也幸好在太医院几名大太医会诊之后,认为只是略有些劳累,并无其他大碍。事情有惊无险,众人也才敢松了一口气下来。
经过这么一折腾,太王太后也算是服了老,遵了医嘱,可是得安心留在寝宫好生调养几日了。
而毕婉晴与铃兰自然便要这一段日子里,时刻在太王太后跟前侍候着。
可这老人家躺在床上却也没闲着,横竖是看着铃兰不如毕婉晴顺眼,对了机会便要挑一挑铃兰身上的刺儿。
……
永寿宫
寝殿内香炉之中青烟袅袅,浓郁的檀香之气在空气中慢慢扩散开来。
太王太后斜倚在坐榻之上闭目凝神,毕婉晴浅坐在榻边为太王太后一下一下轻轻捶着腿。
铃兰方盯着宫人将补身的汤药煎好,又亲自端着送到了觐前,欠身说道:“太王太后,是时辰该服药了。”
余音在殿内轻轻回荡,铃兰端着盛放着药碗的托盘,俯身站着。
半晌后,太王太后才微微睁眼,“……试过了么?”
铃兰明白这话问的是什么,只是这问的倒也奇怪了。平时试菜、试药这些入口的东西,都是得当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