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5 / 6)

邵老太见此,心下一酸,县学里那么多老师,怎么会不能好好读书,她心下猜着,多半是邵瑜怕费钱,这才回家了。

邵老太一时觉得内疚,一时又欣慰与小儿子终于懂事了,转而双目期盼的看向方慧娘,看着儿媳照旧提着的一篮子青菜,心底便“咯噔”沉了下去。

方慧娘摇了摇头,有些不敢看邵老太。

邵老太神情失望,刚想开口说什么,就听邵瑜开口说道:“县学里有个同窗,听了我的事,借了我三十两银子。”

邵老太和方慧娘同时朝他望去,就见邵瑜从背上的书篮里拿出三十两白花花的银子来。

邵老太大惊,赶忙将他从院子里拉扯进了屋内。

第4章 农门状元(四)

“你这个同窗……你这个同窗……”邵老太半晌都不知道说什么,自邵瑜求学以来,邵老太也算是见惯了人情冷暖,邵瑜中秀才时奉承她的人很多,邵瑜屡试不第时讥讽她的人也很多。

邵老太说不出来那些文绉绉的大道理,最终只是道:“你这同窗是个好人,你日后要好好回报人家。”

邵瑜赶忙说道:“娘你放心,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这些年家中为了我,您和爹爹,还有大哥大嫂,甚至是娘子,都吃了不少苦头,受了不少白眼,今次若再不能中举,我准备办一间私塾,这样你们也不会那么辛苦了。”

听邵瑜这么说,邵老爹先点点头,邵大郎和邵大嫂两个老实人,心下也觉得自家小叔是个记恩的,跟那些忘恩负义的读书人不一样,两人不免也觉得熨帖起来。

邵瑜不是眼高于顶的原身,他不会一心读书,吸一家子血让他们喝西北风,古代书生大多不事生产,想要挣钱,无非是那几样,他打算若是落第,就先办个私塾,再想其他的办法。

邵家因着邵瑜科举之事,掏空了家底,如今邵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一日只吃两顿,碗里没有干饭。

邵瑜见邵家人一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从借的那三十两银子里拿出十两来,递给邵老爹。

“我节省一点,应该也能挨过去,你们在家里也别太省着了。”邵瑜说道。

邵老爹没有接这个钱,叹了口气,道:“穷家富路,终归是乡试要紧。”

末了,他又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这次身子如何,可有把握?”

“吃了那么多次亏,这次我都小心着,爹,这次让大哥跟我一起去吧。”邵瑜说道。

邵大郎低着头,说道:“我就不去了,让爹爹陪着你一起,码头那边搬货,勤快点一天也能挣二三十个铜板,过几日家里无事,我就去试试看。”

邵老爹点点头,这倒算是一条路子。

邵瑜心下却知道,搬货是件苦活,钱不是那么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