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周清会离开。
在罗母眼里,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周清既然已经成了罗家妇,就应该好好伺候夫君,侍奉舅姑,如今只受了一点轻伤,就吵着闹着要回娘家,这种不识大体的女人,要不是周家还有些家底,哪配得上她儿子?
周清可不管罗家人究竟是什么想法,她离开了罗家后,只觉得神清气爽,周遭的空气好似都变得清新了。
水眸中带着点点笑意,她快步往香铺走去,刚一进门,席氏跟周父看到女儿,面上不由露出讶异之色。
将人迎进屋里,席氏不由问道,“不是才回罗家吗,怎的今日便折返了?”
周清并没有隐瞒的意思,毕竟她身上还带着伤口,若执意撒谎,父母哥哥肯定会更为担心,还不如实话实说。
“今日同郡主去了一趟普济寺,哪想到遇上了山贼,亏得锦衣卫及时赶到,将我们救了下来,饶是如此,女儿身上依旧受了轻伤,这几日不能沾水。因为这事,我跟罗豫起了争执,便准备回家呆上一阵子,好好养胎。”
席氏有些不信,女儿是从她肚子里生出来的,到底什么性子,没有人会比席氏更清楚,要只是发生争执,没有其他缘故,清儿根本不会回娘家。
这么想着,她面上不由带出了几分担忧。
对上母亲的目光,周清笑道,“娘,您莫要胡思乱想,我心里有数,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若是继续在罗家呆着,心气不顺,对胎儿也没有好处。”
席氏还想再劝,周父却觉得女儿的话在理,扯着她的袖口,不让夫人继续说下去。
今日受到了惊吓,又出城折腾了一趟,周清疲惫极了,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的一干二净,她草草洗了个澡,躺倒在床榻上,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谢崇那张脸。
对于前世里在望乡台上看见的事情,周清记得十分清楚。
谢崇在今年年底就会成亲。他娶的妻子姓宁,闺名玉芜,率先发现罗小宝是假的,是赝品,但她却并没有揭穿这一点,反而冷眼旁观,任由罗家人顺竿往上爬。因此,周清对于宁玉芜没有半分好感,甚至可以称得上厌恶。
谢崇让她每日都去谢府调香,即使他不在意名声,也得考虑到新婚妻子的想法,自己只要坚持到年底,就可以跟这位阴晴不定的指挥使保持距离了。
这么一想,周清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抛却脑海中纷繁的思绪,她闭上双眼,很快就睡着了。
与她相比,呆在家里的罗豫却一夜难眠,他忍不住回想起清儿说的话,心中对罗新月的怀疑越发浓郁,兄妹两个打小一起长大,对于妹妹自私自利的秉性,罗豫清楚极了,难道她真的隐瞒了什么大事?
想起女人脖颈上缠绕着的白布,他既是焦躁又是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