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2 / 7)

王一家被顺利保下来,何菁有多高兴,多欣慰,朱台涟都是清楚看在眼里的。连他都时不时地迷茫,甚至是后悔,觉得自己或许不该瞒着妹妹多留那个后手,不该将来再叫她失望,可惜他也清楚,即使现在再想挽回,也已经来不及了……

第109章 插柳成荫

这几日内, 杨英仇钺一干人等陷害安化王府的案子由本地文武官员紧锣密鼓地处理,并由相关人等及时写好奏章送往京城。杨英被擒, 仇钺身死,另有胁从官员若干,因有姜炜与迟艳一高一低一明一暗两个内应,参与胁从的官员很快被揪了出来,下狱候审。

案子还有待一系列复杂的审判程序, 只是都不会再在安化城进行了。这天按察使姜炜要离开安化回西安去, 朱台涟一直将他送到城外。

“还一直没有机会问你,对现今的局势发展, 你如何看?”朱台涟问。

姜炜微微笑着,转过身合拢双手,朝安化城方向空施了一礼:“如有机会,下官很想亲自拜谢二小姐。”

朱台涟苦笑了一下:“我还不知,连你也这般看不过我从前那计划。”

其实也不是不知, 他与姜炜的忘年之交若要追根溯源, 最初就是从姜炜洞悉了杨英他们陷害安化王府的阴谋,主动来向朱台涟示警开始的。由此便可看出, 姜炜从一开始就对杨英的计谋极为不以为然,本来就是想救朱台涟的, 怎可能还去支持他将计就计、以身殉道?

朱台涟紧接着问:“可是为今之计, 刘瑾还不知何时能倒,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遗憾?”

姜炜很痛快地摇了头:“倘若依照王长子之前的计策行事,首当其冲要倒的是安化王府, 其次要倒的是刘瑾,可杨英一派何时能倒,都还是未知之数。那样的结果可不是下官所乐见的。若要由下官来选,我宁愿刘瑾活,杨英死。”

朱台涟面色淡漠:“倘若杨英死,刘瑾亦死,岂非更好?”

姜炜笑着拱了拱手:“王长子,其实王爷宴席上的那番话在理,宗室中人不问政事即为忠君。剩下的差事,就留给我等去做吧。”

朱台涟没再就此多言,还了一礼道:“姜大人慢走,后会有期。”

望着姜炜带着随从一行人渐渐远去,朱台涟默默回味着方才的对话。宗室中人不问政事即为忠君,或许有其道理,可是刘瑾那个国之毒瘤有皇帝支持,真将他完全交由官员去处置,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清除。何况这一次刘瑾的势头得以大振,杨廷和一派将会大受打击,更难有官员敢于出头对付刘瑾。

如此一想,先前曾经因看到二妹妹欣喜之容而动摇的心念很快又坚定起来,自己没有做错,抓住这次机会将刘瑾一举击垮是必须的,到时让二妹妹失望也是无奈了,好歹,我还留了个家给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