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仕途红人> 第905章新农村建设受挫

第905章新农村建设受挫(2 / 3)

要,但其实百分之九十的教育都是发生在家里的,理想的来讲我们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机制和方式,但目前我们世界的教育都太功利了,大多数都在教授利润、经济这些东西。”

“为了找工作而接受教育并不是唯一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并不能完全匹配,所以很多孩子的成长并不能让其家长那么满意。”

“功利化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些人做事都讲究功利化。”

刘立飞回应道:“张书记,我认为现在人心的风气就是一心奔着结论、奔着情绪性的发泄,压根不去想‘凡事都有一个具体劳动、结果难测的过程。’其实上,我在农村进行的尝试,失败教训远远多过成功经验。”

“我当初离开乐队以后,日常生活也不缺开心,身边全是朋友,天天在我家喝酒,喝够了等着阿姨来做饭、打扫,第二天下午四五点钟醒来继续。”

“虽然不无聊,但完全找不到方向,我有时觉得我自已已经不是正常人了,这是我愿意从事新农村建设探索的主要原由,让自己觉得有事情可做。”

张峰劝解道:“虽说‘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但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你所发的初心没错,那么所有的尝试都可能通向‘有效’的现实。毕竟‘问题可以一点一点辨析清楚,工作可以一点一点循序完成,狭窄的自我会一点一点舒展,在看似封闭的世界结构中,真正的改变就这样发生。’”

刘立飞说道:“自从我从事新农村建设探索后,一夜之间太多问题冒出来,比如什么是乡土?什么是儒家的人伦关系?什么是农业文明?这一个一个问题,我必须一个一个弄懂。”

“我有一腔热血是好事,我受挫了,可我要知道我错在哪里、哪些知识环节没有打通。”

与张峰一番交谈后,刘立飞继续进行探索,他还甘心失败。

依托蘑菇大户何学军种植的初期计划失败后,刘立飞和朋友一起寻找失败的问题。

期间,他到华天市区寻访一些从县城走出去的青年人,游说他们返乡做事而无一成功。

他们告诉刘立飞,自身家庭背景无法帮助自己在当地的资源系统内部获得理想的位置,只有在大城市发展才能寻得更大空间。

在这段时间,刘立飞不开自己的豪车,都是坐网约车或出租车。

在车上他会和司机聊天,有次碰到一位从清元县太古镇出来跑车的司机,刘立飞和他聊起来。

“你有没有想过回老家?”

“想过。”

“你家里有没有地?”

“有,大概有三亩地。”

“如果我给你贷款五十万元,让你回去创业,你会回去吗?”

“五十万元进行创业完全不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