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夫人插了一嘴:“街上的小摊儿贩不用过税,官家说贩夫贩妇不容易。穷人家里没有丁壮劳力的,还可以去官府报个贫困户,每月申领米布。”
他俩人叫唐荼荼两滴眼泪给吓着了,想起什么说什么,噼里啪啦倒出来一兜。
……
听了小半个时辰,唐老爷和唐夫人终于把自己知道的所有关于萧太师和萧家的事儿倒干净了,翻来覆去说了两遍,一点新的都倒不出来了。
唐荼荼终于不再问了。
她没力气答话,落下句“您们早点歇息,我回房了”,魂儿似的飘回了小院,留下老爹娘摸不着头脑。
唐荼荼揣了酸甜苦辣咸五味在心里翻搅,难受得厉害,又重新展开一本干净的本子,把他们的功绩都记在本子上。
王家外科老祖宗、江神医,还有这位萧太师……还有自中唐之后、这几百年间不计其数的“异人”。
唐荼荼眼前花了一下,又似有耀眼的光拨开云雾照进来,破开她一直以来的蒙昧。
她终于明白了,那些时不时冒出来的熟悉感是从哪儿来,这么庞大的一个封建王朝里,那些细微之处的制度人性化又从哪儿来。
收百姓举报信的京兆府;
读书人敢聚社扎堆地讨论国事;
有遍及天下的义学馆,贫家孩子念书不要钱。考过乡试的举人们要分科读书,再上边的会试要分门别类地考,不考全才,而考专才;
“父母之命媒妁之约”成了被瞧不起的老教条,少有人提,年轻男女敢于自己睁大眼睛去相看;
还有不收税的路边摊、掏不掏钱随你心意的书屋,各坊里照顾老弱病残的慈善院……
政教风化,处处都藏了后世的影子。
重农不抑商、崇文不轻武,官不冗余,税不繁杂,文士风流与经世致用并举,上下法度严明。这是一个封建王权的前提下,最最最能接近以人为本的时代雏形。
因为,这是一个被许多先行者改造过的朝代呵。
只是那些光彩熠熠的创新与发明,又受限于时代的愚昧,被埋在沉灰里了。
——得捡起来,拂去灰。
一大早的,唐荼荼又去母亲那里支了三百两银子。
短短半月,她花出去一千两了,全家一年都花不了这么多。唐夫人没见过这么花钱的,心疼坏了,闷头闷脑地给闺女数了银票,一顿朝食吃得战战兢兢的,生怕荼荼走了什么歪路。
胡嬷嬷说荼荼买了四百两的花椒,没见别的了。唐夫人眼界不宽,想不着干什么能这么烧钱,她把京城所有的销金窟过了一遍脑子,犹犹豫豫问。
“荼荼是去赌坊了么?”
唐荼荼:“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