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局、京织造厂等五处,月底前赶造十万套棉服棉被出来,要给边关的将士添冬衣。”
太子眉眼一寒。
纪氏。
昨夜子时,军驿的信儿才入宫,父皇前脚看了军报,半夜急召大臣御书房议事,直到此时才下朝。中间的空档没半个时辰,纪氏从哪儿知道的消息?
除非父皇昨晚就歇在她宫里。可把朝事拿给后妃说,怎不是大患?
纪贵妃今儿一大早就忙不停当地彰显贤德,还赶在母后前边,出了这个贤名的头——京织造厂,轮得着她使唤?她代理后宫,竟是要把后权也捏在手里了!
太子冷着眉眼看了半晌,低声吩咐文吏:“去皇后娘娘那儿知会一声,问问娘娘的意思。”
“喏。”
兄弟俩沉默地走出太和门,坐上马车各自回府了。
马车才起,影卫打马凑到车旁,低声道:“回殿下,姑娘的放映机已送抵二十多地,北六省各上府全送到了,只有山鲁拙跟着的那支队伍出了点岔子。”
“他那队原是要送至大同府的,却临时折向,下了官道,斜斜擦过云中城,拐向了和林格尔——同行将士十几人,全与咱们的探子失去了联系。”
晏少昰蹙眉:“被抓了?”
影卫有点拿不准:“探子说……叁陆留了暗号,说是得了葛将家小少爷的信儿,前去探探真假。”
晏少昰腾地坐直了。
第175章
边关破了一座城的事儿,到底没在京城掀起什么风浪来。
京城百姓就像长在真龙脚爪子上的苔藓,上头有人给挡风,有人给遮雨,那些从上头漏下来的阳光雨露都得宜,能叫人吃饱睡香,便也懒得操心离自己八百里远的边关事儿。
百姓们只会趁着茶余饭后的空当,掀起眼皮,看见满街的武侯挎着大刀巡视,看见五城兵马司依旧神气扬扬的,便觉安定得不得了。
至于边关打起了仗,呔,兀那撮鸟还能打到皇帝老子跟前不成?
如此想着,自然不把战报当回事,热闹了两天,百姓又安安心心逛起了瓦子。
至于城里突然涨了两文钱的米价,晦气地骂两声,该买还得买。
让唐荼荼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得知北元起兵,爹一下子从自己的苦闷中抽出了神,接连几天逐字逐行地通读邸报,带着义山还有牧先生琢磨北元形势。
他几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不懂兵谋不懂军政,也不知北境有多大,不知边关长什么样,对时局的思虑尚不如唐荼荼深,却很认真地读着邸报,三张脸全挂上了凝重。
趁着饭后,唐老爷还给夫人和子女开了个大会。
“宫里头,皇后娘娘和贵妃领头捐钱捐物,京城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