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挡挡嘴。
“荼荼往桥上看,挑那些嗓门最大、吼得面红耳赤的人看,别看他们穿得不打眼,破布麻衣似的,实则能出来带船的多半担着掌柜,怎么着也得是个通事——出门在外不敢拿狗眼瞧人,不要贸然靠别人的装束揣测人家身份,是以万万不敢欺生,保不准哪天眼拙了,就要被啄了眼。”
唐荼荼最爱听她讲这些,连连点头,又问。
“怎么船全挤在这一块儿?前边几个码头怎么是空的?”
华琼笑说:“等会儿你自己瞧。”
她话不过刚落,便到了午时正。
“咚咚咚咚咚!”
三岔口的方向骤然间鼓声喧天,人太多了,唐荼荼踮着脚也看不到那头,被傅九两提上了桥,站在了高处。
只见空荡荡的甲乙丙三个码头上,几条沉重的大船被拉下了水,迸起无数水花。那几艘大船都是三层高的楼船,奢华至极,全顶着赤金的龙头,威风赫赫睥睨众生。
群情沸腾,两侧穿红挂彩的摇橹娘敲着腰鼓,跳起欢快的舞,沿岸几千漕军齐喝。
“开——河——!”
“那是龙船!是要去江南收揽贡品的皇家船,船上坐的都是宫中买办。”
唐荼荼站得高,看见沿岸无数百姓下饺子一般疯狂地跳下河,在齐胸的水里捧高鱼篓,追着龙船嬉水。
她扬声喊:“这是抢什么呢?”
华琼畅快笑道:“开河当日龙船上会放鱼,多数是银肚的,只有少数是红金锦鲤,这样的鱼叫‘活人参’,吃了赛不赛人参另说,吉利是真吉利,能保佑南下的一路平平安安,无风无浪!一条大锦鲤能竞价上百两!”
第268章
运河上本就少有风浪,北方河道三十来米宽,到了水泽旺盛的南边,河道更宽,容易涨水改流的河段早早被掐断了,几十年没听说发过水灾。这一艘接一艘摩肩擦踵似的船,就算谁家不小心翻船了,同行的搭把手也能救上来。
饶是如此,唐荼荼还是买了两条红背大锦鲤,钱是她付的,祝娘和两位舅舅南下的这一路平平安安。
二百两银票她掏得不眨眼,直把傅九两笑得,财迷变大方了。
唐荼荼才不理他。
河道两旁的水上人家全是旌旗招摇的大铺面,酒楼、客栈与赏景的雅舍连成排,许多文人都坐在楼上吃酒,赏这一年一见的开河典。
雅间里摆了两桌酒,靠墙那一桌全是生客,是华琼生意上的朋友,在疫情时也帮忙出了力。唐荼荼认了个脸熟,还没把人名和各家做的生意对上号。
三斤重的锦鲤王,大圆盘都装不下,厨子做成了锦鲤越龙门的造型,油炸时把鱼的头肚先进锅,炸定型了,再入后半尾,好叫鱼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