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力能扛鼎> 我力能扛鼎 第353节

我力能扛鼎 第353节(5 / 6)

工厂很快就要竣工了,几百万银子砸下去,建这样好的钢筋厂房,肯定是在世人面前风风光光亮相的,建造技术也不可能藏得住,一年、顶多两年,各地都会起这样的工厂。

工厂集体户,这个头一开,各地有样学样,一聚聚好几千人,皇上心里边怕是要不安稳了。

“这是险事啊,丫头当真想清楚了?”

怀老先生问她:“丫头想让我们做什么?”

“我想让先生们回京述职的时候,在皇上面前多讲讲流民的危害,给皇上说说东镇这边穷苦百姓和疍民的事。之后,我爹的请旨折子会很快递进宫里。”

这事不合适二哥做,集体户口能预见的前景再好,也逃不脱一个“招买私兵”之嫌。二哥带过兵,身份本就敏感,唐荼荼不想让他在皇上面前做担保,担保疍民集体户一定不会出问题。

集体户口,编立成社,社长要担的责很大,要教导社众务本业、进出循时、节制花费,盯着他们不能街上乱窜、不能坑蒙拐骗赌、不能行凶作恶,有任何一点危害社会的情形出现,社长都得要担重责。

一旦定下这个政策,她就变成几千人的大家长了,百害而未必有一利,这可比雇佣劳动力、每月结工钱要难得多。

阎老先生将近八十,年轻时就是名匠,给皇上起了多少座高阁楼宇,见过的最不体面的工人就是一身木屑泥灰的。

来了这田间地头,亲眼看见乡下百姓为“每天八十文工钱”的营生抢破了头,才知道世上有人活得这样苦。

而这一道一道墙、一片一片顶、一扇一扇窗,都是东镇的力夫、泥瓦匠、金石匠用大半年时间一点一点盖起来的。如果不能为当地百姓谋福,又有什么用呢?

圣人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老先生想到这句话,到底是先开口拿了主意。他道:“皇上岁数大了,这些年俭省民力,受太后和皇后娘娘影响,人越慈悲了。这事儿虽难,也不是不能开这个头,老朽这把岁数,也不怕触怒皇上了,就由我先回京与皇上开这个口。”

他身后,几十个知骥楼文士都是至性至情之人,一听老大人都这样说话了,哪里还能坐得住?一个个站起来出主意。

“我也觉得集体户是好事。”

“咱们联名上书,把东镇与滨海、还有这山上的厂子都详尽造成画册,投到万景屏上呈给皇上看,趁着年根努努劲,赶在明年年初把事儿办下来!”

“好!”

第327章 番外完,下一部见

一场拜神风波,掀破了河北、天津、山东三省的平静,豪商贿买小吏、小官孝敬高官,从供神银到钱庄的镇库银、流入市面的八成银……林林总总,臬台大致一算,已经是叫他眼前发黑的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