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让进。哼,不过就是个克死丈夫的寡妇,还真把自己当阔太太了,显摆神马玩意儿。”
廖氏推开门走进来,“你成天不好好干活,背地里又在说些什么闲话?李氏还在服苦役,陈氏也刚进去,你是嫌现在的日子太好过了,也想去公堂走一圈是不是?”
“我又没犯事儿,去公堂做什么?”于氏憷了憷,而后仰着脖子道:“大嫂少在这里吓唬人。”
廖氏冷冷道:“你平日里碎嘴也就罢了,可别想着那些不该有的坏心思。否则人家告上官府,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吓唬你。”
说完她便出去了。
于氏不服气,却也心有畏惧。
小戴氏却心中一动,想起那日周氏搬家,刘氏大闹,周氏说过可以教刘氏做葱油饼。但刘氏从来是个懒惰的性子,他们家都是季云那丫头烧火做饭。季远每个月又拿着月钱回来,他们家不缺吃穿,自然也没什么心思去学做葱油饼。
刘氏不肯学,别人可以。
半下午的时候,她便去找婆母戴氏,低语几句。
“…到时候,咱们只等着数钱就好。”
戴氏听得目光闪烁,拍拍她的手,夸赞道:“还是你聪明,不像你两个嫂子。一个木头做的不开窍,一个除了偷懒耍滑什么也不会。行了,你好好休息,我现在就去季家找刘氏。”
季菀做的火腿在各大酒楼客栈卖得好,因着和季菀的关系,开年后,福客来的掌柜便特别给季远涨了一倍的工钱。再加上有客人慷慨,结账时不需找零,这部分钱都被季远揣到了自己兜里。一个月的进项,有五六钱。
儿子拿回家的钱多了,本是喜事,但刘氏只要一想到周氏家天天赚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却不给她用,还有仆从使唤,心里便有气,自然没什么心情招待戴氏。
戴氏知道她脾气不好,也不在意,笑着与她寒暄起来。
“你瞧瞧你们家,多好,几个儿子有本事,媳妇孙女也聪明能干。尤其是阿菀,做的那个手套都传到皇上耳中了,天天鼓捣着那些吃食点心,也挣了不少钱。我瞧着,怕是过不久就要搬去镇上了,你啊,可真有福。”
村里谁不知道季家早已划户大分家,戴氏说这话,分明就是嘲笑她的。
刘氏当即沉了脸色。
戴氏仿佛没看见,“我说老姐儿啊,你呀就是不会想。那周氏怎么着也是你的亲儿媳,无论分哪儿去,也得叫你一声婆母。你是长辈,何必跟一个晚辈计较那么多?我瞧着她也不是个不讲理的人,只要你稍稍退一步,她可不就孝敬你了吗?都是季家人,怎么都比外人强,是不?”
她抬起下巴望向东边,“你瞧冯家,就只是邻居而已,就得了阿菀那么大的好处。天气好,就去镇里卖煎饼果子和葱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