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1 / 5)

周氏看向郭燕,眼神温和,“一别两年,你母亲可还好?”

“多谢周姨挂怀,母亲一切都好。”十五岁的姑娘,早已褪去了昔日的青涩,五官越发美丽动人,笑起来如同花儿一般,“还让我代她向周姨和阿菀他们问好呢。”

周氏笑着点头,知道邱姨娘和外甥女有话要说,寒暄了几句便借口走了。邱姨娘自然也不好占她的地方和外甥女叙旧,便带着郭燕夫妻去了自己的院子。

“你母亲流落到北方,一定吃了不少苦。”

邱姨娘看着外甥女,万分感慨。

“是啊,好在都熬过来了。”郭燕想起从前在桃花村的日子,也有些唏嘘,“她忙于府中庶务,不便长途远行,以后有机会定来探望姨母。”

“你母亲是长,原本应由我去看她的,只是…”

她非当家主母,这些事,是做不得主的。

“姨母不必介怀,母亲都明白的。”

母亲刚入江宅那会儿也是做妾,身不由己,若不是后来被江老爷扶正,只怕永远都无法与他们姐弟三重逢。

“这次多亏了菀姐姐,否则我们都不知道姨母您还尚在人间。”

郭燕想起将要见到昔日好友,神情便多了些激动之色。

邱姨娘笑着说道:“是啊,多亏了菀姑娘。”她搂着女儿,问道:“对了,你们现在住在哪儿?”

“我们昨日入城已晚,便在北街一处客栈落宿。”

陶伦回答道。

邱姨娘沉默下去。

她不是正房夫人,没资格留外甥女夫妻俩在府中居住。但外甥女难得来一趟京城,总不能这么快就回去。

想了想,她道:“下个月阿菀就要出嫁了,不如你们留下来,吃完阿菀的喜酒再回去。”

“好。”郭燕本就有这个打算,“正好,季家大伯拖我们夫妻给她带了新婚贺礼。”

侄女大婚,本来季海是打算带着家人来吃侄女的喜酒的,但听说弟妹已改嫁,他们就不便再已娘家人的身份住在萧府了,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打算日后等长子有了出息,再来拜会。省得萧家觉得他们这群穷亲戚来打秋风攀附而轻鄙周氏母子。

弟弟过世数年,弟妹大好年华,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也的确不容易,既有更好的选择,改嫁也是理所应当的。

苗氏是这样说的,“齐二公子说了,萧家是世家大族,弟妹带着阿菀他们几个嫁过去,不说日子好过些,阿菀姐妹俩有萧家撑腰,也能嫁得更好。阿珩也还小,从小就没了父亲,甚是可怜。入了萧家,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将来若能入仕,也能光耀门楣。”

季海还是有些保守思想,觉得女人死了丈夫就该安分的守寡。弟妹改嫁,他多少有些不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