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心情变得更坏之外,还有别的么?”
“他在外面,会不会也这样?”明姝突然开口。
银杏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五娘子也太小看二郎君了吧?二郎君那个性子,谁敢对他不敬,恐怕那人就被二郎君给挑了。而且二郎君那么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五娘子会觉得他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明姝还是有自己的顾虑,“你看家里那位,不就是……”
沙场之上,变化无常。能不能活命,不是看自己的本事,而是看运气。
运气好也就罢了,若是运气不好……
明姝心头打了个冷战,她忍不住伸手抱住自己。
“五娘子不要吓自己了,回去吧。”银杏在后面劝。
外面的天太冷了,冷的让人都有些受不了。明姝在银杏半哄半劝下,把打起来的车廉放下。
才一回家,就有人来请,“大郎君让娘子过去。”
慕容陟见到她,满脸阴沉,“这几日天天往外面去,干甚么了?”
话语里的质问听得叫人很不舒服,“去外面的粥棚那儿看了看。”明姝回答道,她叹了口气,“好多人啊。”
她这话叫慕容陟面色好看了些,“天冷,就不要跑出去了。粥棚那儿人多,甚么人都有,去了我和阿娘都不放心。”
明姝点点头。
慕容陟当她心头不顺,毕竟夫妻同房,变成了纯躺着睡觉,换在谁的身上都不舒服。他伸手过去,搭在她的肩膀上,“等我好了,我一定会好好待你。”
明姝听到这话,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还是低头下来,点了点头。她姿态柔顺,低头的时候,都姿态甚美。慕容陟忍不住伸手环住她的肩,贴着她的耳朵说些笑话逗她开心。
正说着,门被敲开,外面的人满脸欣喜,“大郎君,郎主有书信来了!”
这下慕容陟也顾不上和娇妻说话,大步而出。
一家子都集聚在堂屋里,慕容陟当着母亲和明姝的面,把送来的书信上的封泥拆开,上面是慕容渊的笔迹。
他上上下下看完,目光略有些凝重。刘氏见状忍不住问书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慕容陟答道,“阿爷说现在战事并不是很顺利,让我们做好准备。”
准备,什么准备,是逃跑吗?
刘氏想不明白。
慕容家世世代代居住在代郡,代郡现在打的遍地开花,若是要逃,回老家是肯定不行了。只能往南边去,可是到南边,又该往哪儿去呢。
“阿爷说,他找到二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