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1 / 5)

给了钱,他们的小人书正好可以放进这个小箱子里。

“回去吧。”

回去后,哄睡了两个小孩,林川柏问了起来,“刚刚你看到那个鼎脸色不对,你认识?”

俞向安苦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汉朝的文物,我高中学校组织活动的时候去博物馆见过,当时要写一篇观后感,所以我还有些印象。”

林川柏:“!!!”

想起那个鼎躺在脏兮兮的地上、灰尘遍布,支撑着那张沧桑旧桌子的画面,他也感觉到了窒息。

第六十六章

没有看到就算了, 看到实在是没法当做看不见。

那可是珍贵文物啊,应该放在博物馆里妥善珍藏的文物!他们经历了历史的变迁,是岁月、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怎么可以在这里垫桌角?

而且这待遇,要是这桌子“寿终正寝”了, 它是不是也要陪葬?

回过头, 他们变了装, 把这个青铜鼎拿到手,另外还去首都其他的收购站看看有没有其他类似的东西。

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像这种文物, 私人不允许拥有的, 到时候隐瞒身份送到博物馆就好,如果是那种可以私人收藏的,他们又不是视金钱如粪土的人, 留着升值或者是当传家宝都行。

首都不愧是首都。

哪里缺古董,就这里不会缺。

俞向安他们甚至还找到了一副很像真品的唐朝名家吴道玄的画作。

林川柏和俞向安就跟掉进了米缸的老鼠似的, 用自己空间里的存款, 不停地往里面搬运这些。

他们两个以后如果不做什么营生,只当条咸鱼, 都能几辈子不愁吃穿。

捡漏的感觉能让人上瘾,他们两个持续了好一段时间, 几乎引起别人注意了才收手,这时候, 收到秦盛桦的来信。

俞向安现在在首都, 跟秦盛桦的距离近了,她来到这里写过去的信,他那边很快就收到, 再写了一封信寄过来,也不用等那么久了。

俞向安收到信的时候,以为只是闲话家常,打开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封信的篇幅不长,却看得人揪心。

听了蓝望山说起他儿子牺牲的事情之后,,对身边同样是这个职业的秦盛桦俞向安就比较担心,加上他们人参多,人参它有个作用,就是在危急时刻可以帮忙稳住那口气,等待别的救援措施。

他们用上了年份的人参制作了保心丸寄过去,让他随身带着。

蓝望山的儿子跟秦盛桦是战友,为此还承担了部分义子的义务,帮忙照顾蓝望山的孙子。

这说明,秦盛桦的工作内容,是有相当危险的。

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俞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