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十多年的皇帝,不至于连这个都看不破。只是朝中大臣拿着国子监的联名书做引,与监察司势同水火,昭文帝心烦的很,如今见郑伯岩递上夏文等人的联名书,昭文 帝道,“看来,举子里也有许多明白人。只是,明白人的话轻易到不了朕的跟前便给人暗算了!”
昭文帝此话一出,大臣便觉惶恐。
昭文帝道,“夏文,这名字有些眼熟。”
郑伯岩道,“此人因父获罪,被革功名,举家前往西北效力,曾在军前任军医,前年西平关大捷,其内人曾一箭射杀西蛮大将,陛下赏他内人六品诰命,复了夏文与其父功名。”
昭 文帝立刻想起来了,“对,就是能拉开轩辕弓的赵安人。”因举国上下就此一例,昭文帝印象颇深。当然,昭文帝还知道,西北战事不断,赵安人每年都会捐一些银 两,不多不少,一年总有上万两银子,而且每年都捐。这样一想,昭文帝对赵安人的印象愈发好了。如今夏文这一纸联名书正解了他的烦难,皇帝亦有好恶之心,昭 文帝便觉着这夫妻二人倒是难得的明理之人。
非但昭文帝印象深,朝中大部分人都想起来了,实在是轩辕弓太有名气,偏生拉开轩辕弓的 是位妇人,人们想忘了都难。此时便有人心下暗骂:不知哪个没脑子的,你他娘的安排人去打赵安人的男人,这不是上赶着找死么。能娶了一身怪力罗刹女的,这能 是寻常男人么?说不得这姓夏的也是位高手……当然,后面便纯属人们的想像了。
监察司司长林随当即落井下石的表态,“臣以为,此事 疑点有二。第一,这几位举人找人联名,都是分头行动,行暗算之人能一举击之,显然是早有预谋。第二,好不好的,怎么单赶在国子监上联名书后,这些与国子监 持相反意见的举人就挨了暗算呢?委实可疑。若帝都府尹力有不逮,监察司愿意接手此案。”
压力山大的帝都府尹立刻道,“林大人此言差矣!夏举人等人是向帝都府报的案,本官已接手此案。林大人所说疑点,本官也想到了。陛下容臣些时日,臣定将此事查得一清二楚!”
郑大人对国子监联名上书之事无好感,对监察司同样没好感,尤其林随一幅貌若好女的模样,行事霸道阴狠,郑大有素来看不惯。于是,郑大人先坑了国子监联名上书之事后,此时倒是站在帝都府尹徐靖这边,郑大人道,“林大人不是还有二百五十一名举子的事未审。”
林随似笑非笑,言语极是放肆,“能者多劳么。”
可怜帝都府尹,实乃帝都第一憋屈的官职。论官职,他不比林随,论手中权势,帝都府与监察司更无要比性。故此,面对林随嚣张气焰,徐府尹竟然只能窝囊的说一句,“我虽才干不比林大人,也自认不是无能之辈。”
林随那双光华潋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