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卿如何不知,道,“史书上说过,唐神仙首作《祝青云》时,因曲调高昂,一支竹笛吹裂,因此先时只得半曲。凤武皇帝闻知此事,赐了一管玉笛给唐神仙,唐神仙就此完成整曲祝青云。是不是这个典?”
夏文笑,“那管被凤武皇帝赐给唐神仙的笛子,也有个极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这个,赵长卿却是不知了。
“那 管笛子,就叫青云。”夏文想到一则趣事,笑,“以往有个同窗,家资豪富,得到一管玉笛,上面还有凤武皇帝的落款,便以为是青云,牛吹到了天上,后来拿到学 里给山长品鉴。山长就说了一句,‘那笛子名叫青云,却是紫玉所雕,故此史书称紫玉青云,你怎么倒拿一管碧玉长笛来?’我们笑得肚子都疼了。夫子恼他枉念了 书,罚了好几日的功课方罢。”
赵长卿不禁也笑了,道,“这不是被骗惨了。”
“是啊,那笛子也是极好玉料所雕,但也值不了一千两。他原是想捡个落,不想倒是给人骗了一大笔银钱。被骗些银钱也还好,却又在学里丢了大丑,面子往哪儿搁。”
赵长卿笑道,“你别总说别人,我就不信你念书时没有糗事发生。”
“要说有,也只有一件。”夏文笑,“有一次在学里没背好功课,夫子罚我去后山泉里打两罐泉水给他煮茶。那会儿年纪小,不懂水的分别,我想着,水与水还不是一样,就随便就近找了处小河,打了两罐水给先生交差。夫子一尝就尝了出来,骂我拿河水糊弄他。”
“后来怎么着了?”
“也没怎么着。”夏文笑,“就是整整一个月放学后我不能回家,得先去后山给夫子拎完泉水才能回家,以后再不敢投机取巧。”
赵长卿很是笑了夏文一回。
一路有说有笑的回家,夏家早盼的望眼欲穿,眼见夏文回来,街坊邻居族人皆来贺喜,门口还点了两挂爆竹,夏家那一通热闹就不必提了。当天晚上,夏太太脸笑得抽筋,夏文不得不去给老娘针灸了一番。
夏文第二日去王老夫子的家看望老先生,回来后便与父母商量着去帝都准备春闱的事。家里虽是难舍,到底更盼着夏文能一股作气考出前程来,夏太太担忧道,“这去了要住哪儿呢?”
夏文笑,“帝都何等宽广之地,难道还没住的地方?母亲尽管放心吧,前些日子苏先生的信送了来,说他们已到了帝都租赁了宅子,知道我们必要去的,特意留了一个院子给我们。我跟媳妇商量好了,去了帝都,就住在一处,大家在一起,也亲香。”
夏太太喜之不尽,“那可得好生谢谢苏先生,我都忘了,可不是么,阿白中举比你还早一届,那孩子才学是极好的。”不仅是方便,关键是可靠。夏太太又道,“只是不知阿宁今年秋闱成绩如何?”
赵长宁笑,“到帝都便知道了。”
夏老爷道,“你族长家的二伯正在帝都为官,我写封信,你去了帝都别忘记去请安。”
夏文笑,“哪里用父亲写信,我自己去就成。”
夏老爷笑,“礼多人不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