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儿子那坚决的模样,只能长叹一声:“罢了罢了,事已至此,也奈何不得,北方望族便就那么几只,寒门低品,吾也让人帮你联络,唉……”
北方士族并不是铁杆一片,相反,在晋朝时为了争夺权力,没少相互下绊子。
他崔家当墙头草想待价而沽也得看准时间,不能太过,否则等双方都失去耐心,中间队会是两方第一个要消灭的不稳定因素。
所谓不站队就不参与是不可能的,且不说第三方有没有机会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光是两方有人胜出之后,也不会放过没帮他的人。
现在,只能联络想要上位的寒门小族,让他们效忠北方,安定治下,以此做为给的渤海公的礼物了,不成敬意。
至于那些想要闹事,勾结石勒匈汉的士族们,当然是拒绝,这便是站队下注了。
他把这些想法说给儿子听,崔涞瞬间大喜,谢过父亲。
看到儿子喜悦的眉目,崔悦长叹一声,觉得生了个债主,但又有些骄傲,家有麒麟儿,功业将成,为父亲的,岂能不支持?
崔涞,恭送父亲去休息。
说服了父亲,还又逃过了一次逼婚,崔涞心情甚好,穿上傩衣,戴上面具,就去不远处军营中一番大跳,祈求胜利,献媚神灵,引行军卒叫好,超解压。
走时他看到徐策默默望着天空,仿佛思念着谁,不由得啧了一声。
这样子就是为情所困吧?
还是那些异人说的对,单身最幸福。
第141章 大幕将落
十月底的北方已经全线降温,渤海开始封冻,部分地方甚至飘起了浮冰。
312年即将结束了。
虽然北方的玩家们搞的风生水起,但北方三州之外,却是一点也不平静。
洛阳失陷,皇帝被俘虏,北方又被杀了逃了一大批郡守刺史,很多都成了无主之地。
刘琨看魏瑾没有收地的心思,便派自己侄儿刘演去当了兖州刺史。
黄河下游两岸的兖州刺史原本是司马越,已经没两年了,于是王浚先前派李述为兖州刺史,琅邪王司马睿又使郗鉴为兖州刺史,而刘琨又使刘演当为兖州刺史,据魏郡邺城,三人各据一郡,发出各种相互冲突的政令,让兖州人民一时茫然,不知所措。
当王浚败亡后,李述就乖巧地退位,将自己占的那郡交给了刘演。
但这时,从年初开始吃败仗的石勒打南方未能成功,于是便带着兵去了兖州找食驻扎,还准备去收邺城周围的野麦——对他们来说,只要是城外的地上的,都是野麦。
邺城离着上党和旁边的广平郡特别近,就一个太行山道的距离,也因此,畏惧于沿途巡逻的北方骑兵,这魏郡虽然也有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