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这事儿托给了猪舍干活的一位婶子,可居家过日子,又不是只有做饭这一个活儿的。
以前,王香芹是一门心思的扑在猪舍那头,压根就不管屋前屋后这些事儿;朱父则是只管自家的那些地;四郎是两边跑,农忙时跟着朱父侍弄庄稼,农闲了就去猪舍那头帮忙做事;六郎要看具体情况,一般只要宁氏不找他麻烦,他很愿意帮着担粪施肥。
这几人都是各忙各的,默契的将家里这些杂事儿全部交给了朱母。
结果,朱母病了,家里全乱了。
再没人帮着洗晒衣裳了,眼看天气越来越冷,也没人帮着从箱子里拿出后褥子拆洗晒干缝好后送到各人的房里,冬衣也没人帮着张罗了,连屋里院坝上都没人打扫了,至于后院就更顾不上了。得亏这会儿是冬日里,数日不换洗还过得去,外加菜园子里也多少菜了,这要是搁在春夏,家里还能更乱一些。
不光家里彻底乱了,王香芹那头也是麻烦不断。
县衙门不是已经给出了最后通牒吗?即便心里极为不情愿,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
王香芹先将需要送到京城里的贡猪准备好,要确保每头猪都是健康强壮的,份量还得一致,哪怕上头只要求了数量没明确每头猪的份量,她也不敢再搞事了。这得罪个县太爷都能搞出那么多事情来,得罪了皇帝老儿还有好日子过?
忍着烦躁,王香芹将贡猪一一备好,光这件事情就花了她好几日的工夫,及至县衙门那头终于派来了人,点清楚数目后,将生猪送上车,运出了秀水村。
至于县太爷要怎么把这么多生猪送到京城去,这就跟王香芹无关了。
好歹这事儿做完了,王香芹略松了一口气,终于有空琢磨年后开春送仔猪的事儿了。
对于定量按批次出售初生仔猪,她是完全没意见的。本来她的计划就是这样的,因为无论猪舍盖得有多大,雇佣了多少员工,到了后期她都没办法接收那么多猪崽的。出售部分仔猪是合情合理的事儿,事实上她上辈子的养猪场也是有这个业务的,很多农村家庭都会养上一两头猪,却不是想卖钱,而是养着自己过年杀了吃。她的养猪场出品的仔猪品种优良,成长期相对其他猪种会短上许多,增肥却很容易,肉质口感更是一级棒,哪怕自家没养的那么细,最终出栏猪的味道也相当不错。
主要是,一般农户就算自家养了猪,也多半是寒冬腊月才杀猪的。平常,尤其是夏日里想吃口肉,难不成还会去杀猪?不可能的。也因此,就算这些农户养了猪,也绝不会对她的业务产生丁点儿冲击力的,她自然是乐见其成。
对了,她以前对外出售的仔猪,全都是公猪。
这很正常啊,在她上辈子根本就没几家人会留种的,别说养猪了,连种粮食都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