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不离十。
现在的电影一天到晚都放些乱七八糟的,好好的孩子成天不知道在想什么。
郑大夫瞪眼,目光警告女儿不许胡说八道,她只言简意赅:“你根生叔叔救过苏木的命。”
林蕊稀奇了,苏木从小被她干爷爷带大的。既然拿药的时候,干爷爷连根生叔叔过世的老母亲都搬出来了,为什么不提苏木这茬。
郑大夫语塞,含糊其辞:“那时候你干爹还没收养苏木。”
何止是没收养,那个迷雾重重的清晨,苏木还没有来到这个世上。
1977年冬天恢复高考之前,大学从工农兵学员中直接招收学生。
下乡知青只有经过贫下中农推荐,才可能获得上大学的机会。
这个推荐,真正有权拍板的人是公社革委会主任。
1973年的夏秋之交,陈根生就是在距离公社革委会办公室不远的大沟里头,捞起的年轻女知青。
他撑船带着邻居家的小弟郑援朝去隔壁镇上供销社买化肥。缥缈的烟波中,他听到了“扑通”一声响,然后船桨碰到了一角衣衫。
船上两人都惊呆了,赶紧想伸手去拽跳河的女人。然而对方似乎抱着必死的决心,根本不理会两人的呼喊。
水面渐渐恢复平静,最后还是根生咬咬牙跳进了大沟。
郑援朝吓得大叫,一个劲儿往根生大哥方向递送船桨。
这段水域情况复杂,即使村里头水性最好的人下沟里游泳也不会到这边来。
水面雾气茫茫,除了水花拍击的声响外,少年郑援朝什么动静都感觉不到。
好不容易,根生大哥拖着人够到了船舷。两人一个拽,一个推,总算将一心求死的女人挪到了船上。
待看清女人的脸,根生跟郑援朝俱是吃了一惊。
他俩都认识这个姑娘,大队小学当代课老师。女知青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是整个大队开会投票推选出来的工农兵学员。
今年国家恢复高考,公社每个大队都选派一人去县里头参加选拔考试。女知青考了全县第一名,已经顺利地被江州大学录取了。
少年郑援朝为年轻的女教师高兴。因为她家庭成分不好,靠推荐上大学基本没可能。
乡亲们也喜欢这位文静有学问的女先生。
录取通知书送达的当天,生产队长做主,借着双抢给广大社员同志鼓劲打气的理由,特地杀了头上年秋天养的肥猪全队庆祝。
推荐上大学的名额都是有限的,普通农民怎么可能摸得到边。与其便宜公社干部家的孩子,不如让凭本事考上去的代课老师去上学。
现在,代课老师难道不应该收拾好行装,准备奔赴大学课堂吗?为什么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