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长吓坏了,结结巴巴道:“术业有专攻,你,你不是有经验嘛。”
林蕊冷笑一声,勾勾手指头:“真想知道办法?”
陈乐在挨揍跟关乎全班民生大事的责任感之间挣扎了三秒钟,小心翼翼地凑过去:“你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林蕊扫视了一圈教室,叹了口气,很不铁不成钢地看着陈乐:“这么大的眼睛是摆设吗?答案不就在你眼前。”
学校没食堂,又不让学生出去吃。大家要么从家里头带饭,要么从小卖部买难吃的要死的干面包。
这中间不就是商机么。
全校那么多师生,要是叉开来让她做生意,她一年就能脱贫致富!
谁的钱最好挣?学生啊学生!没看到承包学校食堂的个个富得流油嘛。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没见过这么笨的。
陈乐还是云里雾里,结结巴巴道:“可是学校食堂盖不起来啊。”
没食堂,李师母还怎么进去上班?
林蕊重重地叹了口气,恨不得拿勺子敲陈乐的脑袋。
难怪这小班长天天捧着书也没见他成绩多好,实在是脑子转不过弯。
“卖饭啊卖饭!”林蕊真想揍他,“你愿意吃干面包?”
牛奶配面包也得是新鲜出炉的才好。况且现在江州普通人家根本订不到牛奶。
钢铁厂最多的还是一线工人,三班倒的职工家庭怎么可能保证孩子每天早上都能带着装满了的保温桶来学校。
比起干巴巴的冷面包就着白开水,他们当然更愿意吃热气腾腾的饭菜。
陈乐这回倒是动脑子了,还冥思苦想了可行性,然后摇头:“不成,李老师家里头就一个煤炉,根本做不了几个人的饭。”
林蕊直接挖走了陈乐的基围虾,示意苏木:“你说吧。”
“做饭团。”苏木咽下嘴里的鱼肉,详细解释,“滋饭团知道的吧,里头揣油条的那种,把油条换成肉。”
林蕊补充道:“为了营养均衡,师母还可以烧一锅青菜蛋汤、紫菜蛋汤什么的。到时候每个买饭团的人都可以免费赠送两勺汤。”
有菜有肉有饭还有蛋,营养均衡,有干有稀,问题不就完美解决了嘛。
这中午跟晚上两顿,全校上千号师生,就算每天只有二三十个人买她的饭团,划下来她每个月大几十的进账是最基本的吧。
如此一来,既处理了李老师家的生计问题还替学生解决了三餐的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是,中午晚饭时,李老师也能回家帮妻子的忙啊。
当然,要是他死要面子活受罪,非觉得有辱斯文,那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