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蕊干净利落地收了钱,主动邀请大表哥跟孙泽去饭店里头坐坐。
她转头冲邹鹏笑:“你要没事的话,一起过来吧。我玲玲姐做的寿司跟寿喜锅都不错。”
饭店的二楼,其实有点小资情调的,很应该拉拢追求格调的青年男女过去用餐。
不过,今天林蕊没心情推荐饭店的招牌。
她现在一门心思地想要促进方便面换卡车。
穿越过来这么久,她头回觉得自己跟国家命运隐隐约约联系在一起了。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她就忍不住有点小激动。
进了店之后,她示意邹鹏自己到处去看看,然后自己则盯着大表哥不放。
“生产方便面运到苏联去,不能光想着挣快钱,还要打造出我们的品牌来。”林蕊眼睛闪闪发亮。
上辈子她虽然不怎么关心经济政治,但也隐隐约约地知道,在有些地方,中国制造相当于假冒伪劣产品。
那些早期去苏联解体后国家做生意的华人,因为太过于逐利,只想挣快钱,反而将名声给搞臭了。
就是现在,假冒伪劣产品也遍地,有些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林蕊目光灼灼地盯着大表哥,认真道:“赚钱的时候也要注重品牌打造,这样才能长远地赚大钱。”
大表哥揶揄她:“那你打算怎么长远地挣大钱啊?”
林蕊得意洋洋:“山人自有妙计。”
铁路是最好的信息传播枢纽,铁路四通八达,可以通往全国各处。
现在就有个极好的广告传播方式,纸碗面饼以及小叉子。
林蕊眯起眼睛,痛快地说出了自己的主意:“其实面饼加上纸碗,还有小叉子,在一起成本还不到一毛钱,但它的广告效应远远超过海报。”
她的办法是免费捐赠,在纸碗上印刷广告,然后免费将一套面送给滞留的旅客。
国民勤劳又朴实,在民工身上体现得尤甚。
虽然是一次性纸碗,可是他们照样舍不得用完就丢,而是会清洗干净,晒干了,等着下一次再用。
刚才他们临走的时候,就有民工过来试探着跟她打商量。
他就用原先吃过的碗,可不可以便宜五分钱,再卖一份面给他。
纸碗被使用的时间越长,看到的人就越多,广告传播的效果就越好。
这个辐射面可不亚于在电视上花重金打广告。
现在的电视广告都是万字起步。
可发出这样一万张广告所需的成本仅仅为一千元。
是不是很划算?
大表哥懊恼道:“可惜我手上没有什么产品,不然我立刻就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