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强烈的精神压力下,被迫主动给老人家写了封信,汇报自己的中考情况,还顺带以大表哥的经历为例子,说明国家应当考虑大学生就业真正的双向选择。
别看眼下大学生包分配,实际上他们的自主选择权也被剥夺了。
这就好比包办婚姻,搞不好长辈劳心费力忙活了半天,最终结果却是亲家成仇家,相看两相厌。
林蕊还详细地描绘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今后国民教育水平上去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国家再包分配,哪里还忙得过来。
1987年出现的就业大学生被用人单位退回潮问题,侧面也反应了包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
另外就是教材老化,马上都快21世纪了,她姐这批大学生用的居然还是六十年代编写的教材。
早就被社会发展淘汰的内容,他们学了有什么用?
写完了,将信塞进了邮筒,苏木这臭小子才认真地告诉她:“等你上大学的时候,肯定能拿到新教材。等你大学毕业的时候,肯定能自主选择喜欢的单位。”
林蕊顿时有种自己一不小心又挖了个坑跳下去的悲伤。
少女靠在苏木肩头自怜自爱,她真是舍己为公,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啊。
“那你说应当怎么办?”翻译解答了两位乘客的问题,折回头来找林蕊,颇为认真地请教,“这条铁路凝聚了我们黑河人的心血。我们都不想白白浪费。”
如果耗费巨资的铁路修好了,但是却没有车过来,那他们不是白费劲了。
或者说,车子进来要花费的代价太大,那他们也得不偿失。
林蕊笑嘻嘻地眨眼睛:“找婆婆啊。”
大一统是根本的,地方铁路只有划归进国家铁路范围,才好统一调度。
翻译为难道:“修路的钱可是我们黑河人自筹的。”
原本计划等到盈利之后,还得将钱连本带利的还回头。
林蕊下巴支在苏木的肩膀上,一点一点,笑嘻嘻的:“要致富,先修路。路都修好了,得强调路的作用。你看啊,中苏领导人是不是会面了?这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是不是加大了?”
得从高度上做文章,私人财产总不能免费充公。
“找婆婆准没错。”林蕊两只眼睛笑成了月牙儿,“要有大一统的思想,格局放大点儿嘛。”
翻译离开了,不知道是去找谁商量事情。
胡厂长面色凝滞,半晌才试探着问何半仙:“您老人家说说看,我是不是也应当把厂子交上去啊。”
现在报纸上各种声音实在太多,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胡厂长的厂子虽然挂着村办厂的招牌,但是他去年接手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