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混迹于劳模队伍。
开玩笑,上辈子林主席单位的两位省劳模,一位因公殉职,倒在了工作现场。另一位则是发烧流鼻血个把月都当成上火,结果从发现急性白血病到病逝,总共不到十天。
咳咳,这说的好像有点儿诅咒大表哥。
还是算了吧,好歹当初建饭店的钱还是这位冤大头提供的。
林蕊吸气,从苏木手上又顺过一只人家刚撕开口的泡椒凤爪,一边啃着,一边追问:“除了这些以外的,还有什么他们缺少?”
“哎,我不是说了嘛。所有的日用品,什么床单被罩小手绢还有儿童服装什么的,只要是中国来的货,加两倍价都能瞬间清仓。”大表哥眼神示意教授的背影,压低了声音,“不然你以为人家为什么有辱斯文地过来兼职当翻译?”
生活用品紧缺,堂堂高级知识分子也得放下身段为充满铜臭味的商人服务。
起码他可以通过这种手段,从游客手上弄到他急需的生活用品。
林蕊惊讶,结结巴巴道:“他不是从国内过来的访问学者啊?”
看着就是中国人。
“废话,中苏交恶之前也有蜜月期的。”大表哥点了根香烟慢慢抽着,“他是五十年代到苏联留学的。那时候老大哥的日子没话说,妥妥的共产主义。他留在这边成家立业了。”
结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还真是轮流转。
他都这把年纪,眼看着要退休了,生活质量却肉眼可见地往下降。
市面上能买到的日用品越来越少,他跟在研究所工作的妻子原本应当算是标准的中产阶级,却沦落到捉襟见肘的地步。
大表哥笑嘻嘻地,主动邀功道:“我俄语不是够呛嘛。”
在人家的地盘上做生意,自然得会人家的语言。大表哥实在不是什么一日千里的天才,他主动聘请这位教授给自己当私教顺带充当翻译的角色。
嘿,要说怎么夸中国人聪明呢。
这才没几趟功夫,教授就能屈能伸地放下高级知识分子的清高,直接利用跟中国人接触的机会,开始弄自己与家人的生活必需品了。
大表哥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能成长为一位苏联倒爷。
林蕊嘎嘣脆地啃着鸡爪,感慨万千。
这可真是生活不易多才多艺。
大表哥嫌弃地看着她啃鸡爪,诚心实意地劝告:“人家这儿真不缺鸡爪。还有,注意点儿形象,别到处乱丢垃圾。”
林蕊直接嚼吧嚼吧骨头咽下去:“谁说我要丢垃圾了。这是垃圾吗?这是补钙。”
少女将包装袋塞给苏木,笑嘻嘻地示意他去跑腿丢进垃圾桶。
少年看着她沉默不语的时候,她就开始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