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节(2 / 4)

老太不识字,是林蕊帮忙读的遗言。

舅太爷的笔迹遒劲有力,林蕊念道:“余投笔从戎……早存牺牲决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战死家乡,我为军人之大幸。预祝抗战胜利。……”

林蕊嚎啕大哭,剩下的遗书已经完全念不下去。

老太太眼中含着泪,脸上带着笑,手轻轻摩挲着泛黄的纸张:“瞧瞧你舅太爷,字写得多好,漆黑。”

当年那个脸上还带着婴儿肥的孩子,站在自己面前,慷慨激扬。

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他受国恩受父老乡亲之情,必须得挺身而出。

只自古忠孝难两全,但求大姐姐帮忙照应家里头。

林蕊抱着老太的胳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老太反过来安慰她:“看你舅太爷多厉害,当年咱们县学的第一名。瞧他不是说对了吗,咱们总算将鬼子赶出去了。”

穿军装的中年男人迟疑了片刻,艰难地提出请求:“不知可否将这封遗书放在纪念馆里头公开展览?”

原件不方便的话,复印件也行。

老太摆了摆手:“没事,你们拿去吧。”

让大家伙儿都看看,珍惜眼前的日子,别以为是大风刮来的。

一寸河山一寸血,那都是他们用血浇灌出来的。

老太只留下了那个翠扳指,那是小堂弟出生的时候,家里头的老祖宗给他抓周用的。

小堂弟跑出去参军的时候,老祖宗就扼惋叹息,当初抓到那个扳指就是不祥之兆啊。

扳指是干什么用的?射箭时才戴在手上。

好好的秀才、读书种子,怎么能抓扳指呢?

兵家祸事啊!

这一夜,郑家人围炉夜话,老太一时说一时笑,一时又默默地落下泪来。

到了夜深人静,外婆等人再三再四相劝,老太才肯回房休息。

林蕊一抹脸,坚持今晚要跟老太一块儿睡。

她抱着老人家,闻着老太身上的味道,整个人就像浸泡在温暖的水当中一样,说不出来的安定。

老太摸摸她的脑袋:“咱蕊蕊写啥了呀?那个舅太爷可忙了,咱不能老是打扰人家。”

林蕊往老太怀里头蹭了蹭,声音瓮瓮的:“我跟那个舅爷爷说,其实抗战咱们赢得很惨。”

打到后来,大半国土都已经沦陷。有效的反攻极为有限,最后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很多人甚至完全不敢相信。

那些在中国的日军,有不少人拒绝投降,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打输。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广岛,长崎那两颗原子.弹,最终是个什么结果,真的很难讲。

“咱们人比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