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节(2 / 4)

一直到白锦溪这辈,血脉也淡薄了。

不光是这个人,白锦溪对比其他那些男人,也都没找出跟自己近似的地方。

非要说的话,只有耳朵了。

白家的男人耳朵形状都生得好,薄且贴,耳垂也饱满,隔多少代也都没多大变化。

“我觉得应该是,要不你找找看?”

俞晶晶放下这本相册,又找了其他几册,翻出她所指的那个人几张相关照片,抬头说道。

虽然不知道俞晶晶用意,但她提了要求,白锦溪当然会尽量满足。

书房就有族谱影印件,厚厚一箱拖出来,两人分头翻看,很快就按着那人名字中的辈份找到了他所在的页面。

“白承德。”俞晶晶手指往下滑,“六十九岁?”

“算是高寿了。”白锦溪看看说道。

俞晶晶盯着资料看,白锦溪则顺着往下翻,分支再分支,一直翻到最新的一册才停手。

“真的是一脉。”白锦溪讶异看向俞晶晶。

“我就知道。”

俞晶晶取过白承德一张单人照,指着他眼底青圈说道:“他是尸族。”

“怎么会?”

白锦溪怔了怔,接过照片仔细端详。

“不止这里,还有眼珠,嘴唇和脸形。你看他的手,一直都蜷着,这是在掩饰。”俞晶晶指点。

尸化后,甲盖会很明显增厚变形,白承德每张照片手都是握着的,从没有伸展开过。

照片清晰度高,看得出眼白中的斑块,嘴唇裂纹和消瘦面部轮廓,组合起来就能做出推断。

光看照片,其实也不能完全肯定。

但这个人若与白锦溪有血脉上的关联,身份也能倒推出来了。

“古药药包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方子,记得吗?”俞晶晶又问。

第356章

隔了百多年, 古药方剂起源根本无从找起。

所幸白家族谱中夹杂一些经典医案记录, 两人翻看许久, 终于找到了两例与古药方相关的医案。

这两例医案, 都是白承德经手, 也提到医方属他所创。

靠着这几张古药医方, 白承德接掌了白家,成为第三代皇家医师,将医家声名提至巅峰。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白氏医堂开始在各地做分堂,一点点奠定今日规模。

白家医者都有自己的个人医志,记录平日出诊医案以及医方心得。

白承德这样的人物, 医志肯定有妥善保管。

两人去了白家旧书室,从最底层压着的箱子里找出了那个年代的所有医志。

白承德的三本, 被封进密封袋,还抽了真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