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怎么还没消?嫌弃孟如川,也不至于迁怒长的像孟如川的小贝身上啊。小贝是女孩子,更应该好好宠爱才对。
唉!想当年,公子也从未体会过当女孩子的那种惬意呢,不知道小贝会不会比公子活的轻松一些肆意一些呢?
南昭新帝突然身死之后,朝中多派各执己见,最后丞相拥立了新帝不满三岁的嫡长子继位,新帝生前最为倚重信任的宣王摄政。
江咏歌却没有熬过那一年的冬天,死在病榻之上,没有留下后人。宣王接连失去了皇兄和江咏歌,悲伤过度一蹶不振。
继承了邓愈兵权的凌辉,却因为被猜忌,连粮饷都要自给自足,心中又岂会没有不满?他没有邓愈对南昭朝廷的忠诚,只想守护一方百姓。朝廷不管他,他便在南境自己过小日子,朝廷若想调他的兵,他才不会听。
邓愈当年南境封王,面子上还算是拥立新帝,也帮着新帝铲除了摄政王留在军中的隐患余党。到凌辉接手南境的时候,情分不在,猜忌丛生,已经是实际上的分疆裂土。
南昭与北燕停战盟约的第九年,从春天开始,就极少下雨,到了夏天,连续八十几日没有一滴雨水。南昭境内爆发了百年罕见的旱灾,良田万顷皲裂干涸,颗粒无收。
宣王原指望越州那边能调配粮食,凌辉却说越州也遭了灾,自家百姓和几十万兵都不够吃,哪有粮食往北运?
当年朝廷掐断南境粮饷,如今南境不肯交粮,似乎也有道理。宣王没有新帝的果决,衡量了许久,也不敢从别处调兵与南境撕破脸面抢粮食。
只不过库房里积压的丝绸和茶叶又不能当饭吃,原本该开仓放粮赈济的官府,却发现一座座粮仓早就被搬空。
宣王再有本事,也凭空变不出粮食来,这个时候,普天之下粮食富裕的只剩下北燕。
眼看原本富庶的江南,如今哀鸿一片饿殍遍野。宣王只能亲自送还北燕的质子,顺便去上京求借粮食。
南昭宣王此去北燕,便被热情好客的女帝留在了上京,终此生再没能回到南昭故土。
北燕也不算是完全没有信用,扣下了宣王之后,送粮食的队伍来的很快,押送粮食的也都是精兵强将,几十万士兵浩浩荡荡,跟着粮车南下。要粮食就开城门,留下北燕的粮食,北燕的士兵也都不走了。
北燕几十万大军兵不血刃,以粮食敲开一座座城,长驱直入,到了杭城之外。
南昭的小皇帝被推了出来,一身素白,脖子上挂着玉玺,在城门恭恭敬敬迎候北燕的统帅。那个曾经在南昭当过质子的北燕嫡皇子,如今的北燕睿王,符若初。
差不多十年前,十四岁的符若初带着二百护卫侍从战战兢兢进了杭城,不知道是否还能活着回去北燕。现如今,二十四岁的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