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良老弟还是要请我出题吗?”
杨元良慌忙的摆摆手,“顾老哥误会了,我是想说,我今天献丑把玲珑阁的门对换了怎么样?”
顾祁渊笑着言道:“那就要看看老弟你的对联怎么样了,若是做的好我才能让你换,做的不好,可不行。”
“玲珑阁的门联,可是相国当年请已故大儒冯南山提的。”
“元良兄有点托大了!”
“冯老先生威望颇高,门生无数,元良兄还是不要换对联了!”
杨元良一听,玲珑诗阁门外的对联还有这种来历,“既然是冯老先生所做,我就不换了,我改为出一个对联大家玩吧!”说完自己,感觉到自己的背后冷汗都出来了。
在大辰皇朝中,能被公认为大儒的人可不简单,门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多,杨元良今天要真的把这个门对给换了,估计明天冯老先生的门生就能把王太常府给堵了。
杨元良提笔沾墨,就在宣纸上写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写完之后,对着上面吹了一口气,把似干未干的对联就给晾了起来,一众人一看,拍手叫绝,这一次他们可还是真心的服了杨元良。
没多久一众人就在玲珑诗阁吃了中午饭,杨元良在众人的再三恳求下,也没有留下,带着王秋萍回家去了。
到家以后,杨元良叫着几个家丁,陪伴自己去了城北的三阳巷,今天是钟顺出殡的日子,这回赶得上见最后一面。
杨元良赶去的时候,钟顺的尸体被义庄的人给拉走了,只有钟顺的几个亲戚与他的嫂子在,杨元良给了丧钱之后。
寻了一个没有人的时候,对着那个黑壮的妇女说到:“我也跟着钟顺叫你一声嫂子,我有一件事情需要你的帮忙。”
钟顺的嫂子秦氏顿时摸不到头脑了,她的心中有点恨杨元良,自己的小叔子要是不和他出去也不会死,但自己的小叔子,就算今天不被人打死,明天不被人打死,总有一天要死于非命。
她就对杨元良说到:“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杨元良四处看了看,低下头压低声音,“我要开一个糖店,自己在临安城的郊外制糖,我把方子交给嫂子保管,算是给你一个一辈子不愁吃喝的营生了。”
钟顺的嫂子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妇女,一听这事,心中没有的主意,站起来说道:“我把我哥哥叫来!这事情太大了。”
杨元良拉住了她,“嫂子,这方子不能外泄,别人我也不给,若是别人得到了这方子,你以后可是要喝西北风了,你想清楚后来找我,我给你三天的时间。”
杨元良走后,钟顺的嫂子觉得不妥,还是找到了她的哥哥,秦氏的哥哥一听这事,骂道:“你这个不长心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