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停笔之后,杨元良看着自己抄的词,心中很是满意。
故事版块中,他决定写三国,现在只有三国志,没有《三国演义》这首词就算是做了一个序,广告版块,杨元良去和苏家老太爷商量了一下,就拿苏家的布坊做广告。
广告词是杨元良写的,十分的简单,买布,买好布,买经久耐用的上好布,就去苏家布坊,然后介绍了苏家的几种出名刺绣和各色的布匹类别,广告版块就算是定了下来。
最为难弄的就是科普版块,杨元良花费了一点心思,在上面写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农业,列举了几种病虫害和种地的知识,算是亲民一点。
诗词歌赋板块,杨元良没有登自己的东西,把这个版块让给了玲珑诗社的众人,女儿版块是顾祁婷亲自操刀,上面写的类似女训的东西,政治上觉得过的去。
玲珑诗阁有自己合作的书局,当把活字给拿去的时候,书局的老板差点就跪下不起来了,经过简单的改装之后,书局的雕版可以用活字了,老板只收纸钱和油墨钱,人工费第一版都给免了。
杨元良让人印刷了一千份报纸,投放在临安城的二十个茶水摊前,就开始售卖了起来,售卖的当天,杨元良带着一伙人巡视。
来到一个茶水摊前,说书的先生还在卖力的诵读,可是一边的报纸确是纹丝不动,杨元良上前就问:“卖的怎么样了?”
说书的先生面露难色,“就卖出去了五份,还有一份被人给退了回来,来听我说书的不少,就是卖不出去!”
“没关系,你继续的说!”杨元良接连去了五个摊位,情况都是差不多,都说是来看的人不少,有几个书生站在这里看完之后,转头就走了,根本就不买。
对于这种情况,杨元良也早有遇见,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这种事物还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反正都看完了,买回家去这也不过是一张废纸,所以看的人多,听的人多,买的人少。
“算是失败了把?”
“小声一点,杨元良的脸色很难看!”
“哎!我就说不行!”
杨元良一伙人中,都开始质疑杨元良,冯天佑那边可是乐开了花,冯天佑指着报纸上的《三国演义》说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一定也不尊重历史,白瞎了这首好词。
“天佑兄说的对,这个报纸比众册还不如,居然上面教人怎么去种地,真的是有辱斯文啊!”
“我早上买了两份,这下午就给都给退了回去,我一文钱的本也不让杨元良这个缩头乌龟回!”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一千份报纸还有八百多份,这两百份中还有不少是看在友情的面子上购买的,真实卖出去的不过是几十份而已。
看着这一堆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