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简单,别看他就是一个秀才,他的爷爷是三公之一,他的媳妇可是左相爷的亲孙女,为了避嫌不当官,和顾祁渊差不多的角色。
不过这个孙公子和顾祁渊比起来就差远了,因为他的相貌不好,脸上有一点麻子,一听杨元良办这个事情,立刻就点头答应的下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杨元良没有喝酒,让他们快点吃,今天正好书局印刷,杨元良带着麒麟诗阁的一众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书局后,书局的老板脸黄了。
本来这个活字印刷是他独家的生意,他以极低的成本帮助杨元良印刷报纸,但是他自己却用活字印刷术盗版其他的书籍,这几天赚的是盆满钵办。
但是这个老板知道,不给参观也不行啊,左右相的人都来了,能和左右相叫板的也只有武将集团和皇亲国戚了,自己没有那个分量,跟妓女伺候老太监一样,心不甘情不愿的带着这些人参观了报纸的印刷。
冯天佑看见活字排版之后,仰天长叹:“元良老弟,就这一个活字排版,你就能名垂千古了啊!这种技术传播到了全国,能让多少读书人多看多少书啊!”
说完话冯天佑对着杨元良躬身一拜,杨元良慌忙的托住了他,“我的老哥,你可不能拜我,举手之劳而已。”
麒麟诗阁有自己的书局,两家一合计,杨元良把报纸的价格给提到了四文钱,这算是照顾麒麟报社开业,让他们分一部分市场。
同时杨元良把积压的读者投稿分给了麒麟诗社一大半,让他们刊登,这样杨元良才算是闲了下来,在过年前总算是回家了。
赤马萨可是坐不住了,他可是北寒派往大辰的使臣,也就是名正言顺的间谍头子,他拿着报纸左看右看,也想在北寒弄这个东西,可是北寒的条件不允许。
稍微靠南边一点还好,子民多半是在城市中居住,也有读书和认识字的,但是再往北一点,情况就不是这样了,子民多半放牧为生,识字的没有几个。
“这个报纸不能再让他们印下去了,虽然不知道那里不对,但我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赤马萨的预感没有错。
现在大街上面的说书先生,都拿着《三国演义》当教本了,但凡是说书的先生,要是不能背下三国,那就别再圈子里面混了。
现在满大街的人,不是装诸葛亮的就是装赵云的,苏老先生也会做生意,特别推出了三国名将系列的衣服,杨元良不知道因为他自己的存在,在大辰皇朝挂起了一阵三国风。
赤马萨是有权有人的实干家,他找了十几个书生,开始研究报纸上面的东西造谣,首当其中的就是杨元良的农业科技版块,其次就是女频版块和《红楼梦》。
这些书生还真有一点本事,有些农民听了他们的谣言,不敢尝试报纸上面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