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一听,背后都吓出了冷汗,三百万两银子太多了,他们能拿的出来也肉疼,一个留着长胡须的就小声的问道:“能不能便宜一点?”
杨元良又是一笑:“当然可以便宜,这个机械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冶铁,我又没有苏家的门路,你们也知道这个铁是管制品,钱多半都花在了打点上面,如果要是有合适的冶铁地方,估计两百多万能拿下来。”
这七个人又开始嘀咕起来,其中一个人说到:“这个冶铁我还真的有个好地方,就在安徽的万字营中,那里我熟悉。”
杨元良冷笑一声:“这位兄台,要是你一家造机器,在这个军营里面冶炼当然是没有问题,问题是这里还有六家,你认为一口气在军营中弄这么多的东西出来,不会被当谋反定罪吗?
杨元良一说这话,剩下的六个人不干了,他们只是要机器,谋反的事情,真的还就把他们给吓到了。
这一伙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有一个结果,然后这些人就问杨元良,“杨公子有何高见?”杨元良让人去把东南亚的地图给拿来了,指着上面说到:“这些海岛上面,我们可以建造一个冶炼厂,你们负责运输铁矿石,这样差不多两年机器就能造出来。”
这些人可都是能当家做主的人,江南的布匹市场现在乱成了一锅粥,也就是家大业大的还能撑着,小手工作坊早就被苏家给排挤死了。
生丝棉麻涨价到了疯狂的地步,布匹降价也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这些人也是走上绝路了,不跟着杨元良一起干真的就是不行了。
杨元良让他们先回去准备一下,杨元良和他们说的清楚,要驱赶吕宋岛上面的土人,还需要冶铁的师傅。
小土高的冶铁炉子杨元良会做,但不能杨元良自己亲手去做,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些人得到了杨元良肯定的答复之后,纷纷回家准备去了。
另一边的苏家也在不断的加大产能,吞噬市场,大量的小手工业者失业,这天苏家的老太爷收到了一封杨元良的信件。
里面写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杨元良要出售第一代机器,让苏家老太爷准备一下,杨元良在苏家的半年可不是白待的。
他和苏老太爷以及苏家的几个管事,深入了交流了一下,整个大辰以及周边各国的布料行情,以及新的机器苏家能够霸占多久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讨论的结果是,苏家最多霸占新的机器五年,五年之后整个大辰皇朝的纺织行业将被苏家吞并,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盐帮就是例子,苏老太爷也意识到了整个问题的严重,可是苏家投入了那么多,光指望一两年的布匹出售也不能回本,杨元良就给苏家老太爷支招,那就是和苏家合伙出售机器,并且保证苏家的机器永远是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