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好。
设计部的人经过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在广州城中,弄一个高塔比较好,一来是消息来的快,在高山建立电报局需要传递消息,不怎么方便。
第二就是维修业不方便,在广州城中建立一个高塔,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可能要繁琐了一点,后期维护保养,维修这种东西很是简单。
杨元良这次可是用心了,从各个工厂调集精兵强将,砖瓦水泥钢筋楼板,一样不差的朝着城中运输,可是新的难题又来了,那就是没有地皮了,广州城内的地皮几乎分割完毕了,强占也不好,最后大家决定就在西北角贴着城墙造一个。
这座高塔设计高度一百二十米,上面都是天线,底层的三十米采用钢精混泥土建造,上面采取木质结构,配备蒸汽发电机和电池。
因为考虑到电压不稳等诸多的问题,电池是必须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桌子大的60瓦电报机,需要一整个建筑的面积来完成。
杨元良这也是无奈之举,造不出来小家伙,只用扩大体积魔改黑科技了,杨元良记得小的时候,手工劳动里面就有二极管这种东西,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用手搓出来发报机,这个工艺他是不用想了。
他就是有玻璃也错不出来二极管这种科技含量很高的东西,就连铜线也造不出来,只能依靠刻刀刷漆弄,不过大方向是对了,在海量的人力物力穷举之中没,肯定能造的出来,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一旦电报机制造出来,缩短了两地的通讯距离,杨元良就能第一时间掌握各地的情况,特别是印尼那边,有什么消息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加大了统治力度。
蒸汽船要是制造完成之后,杨元良就决定直接开往美洲,开始吧高产的作物弄回来,开扩澳洲,以澳洲为绝对的基地,开始殖民全球,把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传播到全世界,让华夏永昌。
“那个就是天下第一才子定海候杨元良?”苏诚士是江南望族派来学习开矿的,他在家乡有小诗圣的美名,六岁做的《全魏文》名镇乡野。
看见杨元良穿着工作服,满身油污,头发乱糟糟的样子很是看不起,他今年二十岁,科举没中,在家混吃等死,平日中就是喜欢吟诗作对。
这次开矿家中老者让他过来学习,起初他很不屑,后来因为家中压力实在太大,就和几个族人拿着函件朝着广东来了。
来到广州之后,杨元良根本就没有召见他们,把他们这些全国各地来的人,都给弄到招待所去了,安排专人照顾他们,等人齐了才开始教课。
杨元良这天正带着人组装油压机器,在一众人的簇拥下回家,恰好被这个苏诚士给看见了,他的好友就说:“的确是杨元良,据说他现在在西北角造高塔,塔高三十多丈。”
“看上去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