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今天属于突发事件,杨元良的很多学生都去印尼和临安建造无线电台去了。
备课的老师没有几个,这些学生就转而上政治课了,政治课的老师是一个老政委,穿着笔挺的工人衣服,头上带着一个工人的帽子。
老政委十分的健谈,上他的课也不无聊,可是苏诚士听不下去,拿出草稿纸,拿出新买的铅笔,就在稿纸上面开始演算。
老政委讲的起劲,一看苏诚士低着头,敲了敲桌子说到:“左边第三排,一三五号同学,请你抬起头来!”
苏诚士的编号就是一三五,他抬起来头来,老政委说到:“同学你在做什么?我的课程好像不要记录笔记把?”
苏诚士说到:“我是在算井巷工程的支护压力。”老政委心中不高兴,口中可是不能这样说,就说到:“这才是我们的好同志,我们的好榜样。”
说着话老政委就走了过去,看看到底是不是在算,要是真的在算,捧两句也就算了,他不是代课的是来救场的。
老政委走过去一看,别说,草纸上面的方程式他看的是一知半解,反正这个东西肯定不是胡来了,老政委把宽大的手搭在了苏诚士的肩膀上面,夸奖道:“一三五号同学,将来必定成就大气。”
“多谢老师夸奖了!”苏诚士勉强的挤出了一个微笑,老政委说到:“我给你们说一下王工的故事,也许你们不知道,王工当年的数学是零分。”
“天呐,他的数学怎么可能是零分?”
“就是那个造床和无线电的王工?”
“侯爷手下十大厂长之一?”
老政委笑着说道:“你们知道的不少吗?当年他的数学就是零分,我那个时候在砖窑厂中看仓库,一天我看见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站在探照灯下面鬼鬼祟祟的。
我当时以为他是偷砖的,你们别看现在砖瓦不值钱,当年可是精贵的很,我就拿着棍子走了过去,一看是一个孩子,正在看书,那本书很是破烂,就连厕所的厕纸都不如。”
政委的话让大家哈哈大笑了起来,苏诚士没有笑,因为这个故事一点都不好笑,而且政委站在这里耽误时间,影响他的验算。
老政委不管这些,站在苏诚士身边继续说到:“我就过去问王工,你是谁家的孩子,站在这里干嘛,王工很是害羞的说到,他是谁家的孩子,站在这里是看书,他小学考初中的时候,数学考了一个大鸭蛋,正在这里借光用心读书。”
“老实你开玩笑能把,数学怎么可能考鸭蛋?”
“就是这比满分的难度还要高!”
“他后来考了多少分!”
这伙人开始起哄了,老政委也就任由他们起哄,继续说到:“你们还别不信,你们来的时候,有多少人可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