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了肯吃苦,心中为人民着想的人民进步党优秀党员。
不得不说环境对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在采矿班级中,诞生很多的优秀党员出来,起到了模范作用,杨元良这一步棋下的妙不可言。
这些火种一旦播撒到地方上面可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和董为民这种大商贾一样,董为民本来就和当地的官府有交情。
在陕西建立了一个偌大的地上中转物资站,整个晋西北无人不知道董为民的大名,这里面还有他的得力助手刘念成的帮忙。
两个经商的传奇,现在开始种植福寿膏的原材料,就在杨元良圈定的白鹿原那一块地方,八达商会找过董为民约谈。
起初八达商会是看不起董为民和刘念成这种只是占据一条街,势力不强的商贾,杨元良选矿之后,陕西的知州立刻就把董为民作为座上宾。
因为开矿需要基础建设,董为民就是开办窑厂的,盘剥不是不可以,放着和杨元良关系这么好的商贾不利用,这个知州的脑子除非是被驴踢了。
陕西的矿场建设在全国可以排的进前五名,这对于一个贫瘠地方的知州来说,就是天大的政绩,就是他升官发财的资本。
陆地上面的中转站做好了之后,西边西灰的商人,北边北寒的商人,统统的集中到了陕西这个地方,毛皮马匹茶叶丝绸各种物资在这里应用尽有。
价格要比小商人去各地调运便宜许多,马帮的当家也把总部迁移到了这里,还有就是丝绸之路的骆队,也把总部迁徙到了这里。
一时之间,这个地方成为了塞上的江南,让原本低迷的丝绸市场恢复了一些生机,这就是跟着杨元良干的好处,不过也有人和杨元良对着干。
那就是苏阿四的大伯,杨元良给人给技术,他就是放不下家中的丝绸厂子,开办砖窑厂不用心,就是做做样子,甩手给了自己家中的人随便搞。
江南这个地方,没有大力的推广,旧的城市拆不掉,新的房子建不起来,砖瓦的销路迷茫,路苏家大爷不舍得修建,不舍得自己掏钱。
这一点魄力真的不如董为民,董为民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一条街都给拆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苏家大爷没有做到榜样出来,红砖青砖,都是用。
还有就是江南地区本来就是发达,瓷器厂也多,能烧青砖的也多,加上被二皇子那么一闹,元气大伤了不少,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行,砖窑厂面临倒闭。
富不过三代,也就是说的苏家大爷这样的,苏阿四现在转变成了一个技术指导,负责蒸汽机方面的改进和研发,家中的事情已经不再过问了。
不是杨元良不给他委以重任,而是他搞科研是一把好手,搞行政真的是肩膀挑不起这个重任,现在最为高兴的就是蒋大胖这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