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代为交税,这个交税才是大头,就等于这些地主在家中躺着,连长工短工的事情都不要操心了。
现在广州的地主看的很远,这都有先前之见的,杨元良开发印尼,这些地主后来去了好些人,种地搞农庄的都发财了,最不济也是有地盘给子孙后代了。
杨元良现在白给他们粮食,傻子才不要,找谁种地都是种地,虽然自己请人种地收获的多,但政策在这个地方,不支持侯爷他们支持谁?
赵家的尸骨未寒,这些大家族也明白了,跟着杨元良干不会很吃亏,最后还是赚的,测量圈地的事情不是杨元良操心的了。
这些农庄里面培养出来的人,可都是精英了,苏诚士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在家中和老婆算账,苏诚士说到:“现在一亩地,一季差不多三百多斤零食,一年也就是九百斤粮食,老百姓占据四成,也就是三百六十斤的粮食,足够一个人吃一年了。
如果这个人吃住都在农庄,免去了口粮,一年白赚三百多斤,地主要少一点,白赚三百斤的粮食,地主还能腾出手去做别的事情,校长疯了?”
高小凤打了苏诚士一巴掌:“你才疯了,侯爷那是什么人,怎么可能疯了,按照我们农庄来算,一亩地这样搞,能够剩余五十斤粮食出来,绝对不会亏,你不知道化肥的厉害,化肥用过之后,可能是四百斤的粮食,你知道吗?”
“现在不是全都造炸药去了,不给化肥了吗?”高小凤鄙夷的看着自己的男人,“打仗总有结束的时候,这种农庄没有结束的时候,今年不赚,明年不赚,后年总是要赚的。”
苏诚士恍然大悟:“你说的对,我们这个农庄没有四百斤粮食一亩的地,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拉平均一下,校长还是厉害。”
“我爹准备去新农庄搞建设去,你可要大力支持啊!”高小凤很羡慕自己的爹能去搞建设,苏诚士说到:“广州我就三五个随从,都跟着你爹下地了,你还要我怎么支持,不过我家有一千多亩良田,中等田也有三千多亩,我还认识不少的乡绅,我们能不能效仿校长,也把这些地给承包了,我们自己搞农庄。”
“可以啊!你不是吹牛那边的父母官就和你家亲人一样,你要是包税之后,他们不来找麻烦,还是有的赚的,不过这个事情太费功夫了,我看你搞不起来。”
苏城市说到:“我现在给家中写信,让家中先搞一下实验,要是好了,我就搞起来,要是不好,我就不搞了。”
苏诚士算是开明的地主进步份子了,经过政委洗脑,现在完全是一个先进分子了,凡是杨元良做的事情他都认为好,凡是杨元良做出的决定他都坚决的拥护。
他现在最喜欢就是组织女民兵唱歌,因为农活不多,人闲着也是闲着,训练打枪之后还有时间,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