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吃,可是白面太精贵,花费的成本高,不如这番薯来的容易。
要知道,这个时候,一亩小麦才产出几百斤,而一亩的番薯产出是几千斤,将近十倍的差别,自然是番薯更容易得来,还管饱!
西宁侯让管物资的后勤兵们,就按照方子去做这个粉条,做好了以后,运送也不那么困难了,毕竟番薯是属于死沉死沉的,而粉条就不是了。
李舜华虽然提供了一个方法,可是这西宁兵里面不乏脑袋灵活的人,人家竟然把土豆这种东西,也做成了跟粉条一样的土豆粉,由不得李舜华不佩服,真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那。
“舅舅,我不要!”西宁侯为了奖励自己的外甥女,给了李舜华好多的金银珠宝。
“拿着,这些东西,小姑娘戴着才好看,舅舅给你的,你不能推辞!”
“舅舅,用这些东西多换一些粮食还有铁,我拿在手里更没有用!”真和朝廷反了,什么不需要?宁可多准备一些,也不能少了。
“舅舅手里的东西多着呢,让你拿着你就拿着,你想出来的法子,替舅舅省了多少钱?”
本来要是一直把番薯作为主食,是不可能撑下去的,他还要派人去别处买粮,可是有了这个粉丝,就不需要了,满满的煮上一大锅,加上一些菜,吃的更香,还饱肚子。
而西宁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番薯了,多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喂猪了,现在喂猪的东西,能给人吃,还吃的很美味,这是大大的捡了便宜了。
而且,不光将士们能吃,这普济到老百姓,也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西宁可不是只有军队,老百姓对西宁侯的拥戴,也是西宁侯能够立足的根本。
李舜华没有想出名,所以这法子也只有内部人知道是她想出来的,就连她爹娘都说这样好,因为她毕竟是个姑娘家,要这样的美名还是个负担。况且,另外一个,也是为了李舜华的安全着想。
免得有人觉得她是奇货可居,把人给掳了去。
当然,爹娘和两个哥哥,也为自己的妹妹骄傲,王氏尤甚。想当年,李舜华没有意识的时候,虽然碍于他们的权势,没有人敢当面说什么,可是背地里难听的话,绝对不会少,还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杀戮太多,所以才报应到女儿和外甥女身上。
还有人说舜华就是个讨债的,有这样一个女儿,以后只能拖后腿,就是找婆家,谁会乐意找这样的儿媳妇?
而现在呢,舜华不仅不是痴傻,还这么聪慧,想出来的方法,一个能顶几千个了。
作为父母的他们很骄傲,上天对他们是不薄的,让舜华失去了三年的意识,却换来了这样的一个头脑。
李舜华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她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