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 / 4)

钱维汉写好了信,叠好了之后,对着钱淑兰道,“我和招娣正好也要去镇上置办些东西,信我顺便就能寄了。”

“谢谢大哥!”

“自家兄妹客气啥!”

出了钱家,钱淑兰直接去食堂。

看到他们把最后一批也装上车了,钱淑兰走到王守泉跟前问,“什么时候能交完货?”

干了一个半月的王守泉神经崩得紧紧的,听到钱淑兰的问话,忙喜滋滋地道,“明天应该就能全部完成了。这次幸好咱们做了一大半,要不然还真有可能完不成任务。”

钱淑兰斜睨了他一眼,咱们春交会卖得这么好,没道理下半年就怂了。当然要提前做了。

王守泉兴奋地直点头。

第二天傍晚,王家村的这批竹筐全部做完。之前都是用火车运的。最后一批因为要从广州把尿素磷肥运回来,所以要用卡车运。

于是王守泉召开会议,要选十个壮劳力去出车。

老王家没有一个壮劳力自然没人去。

都是从别人家选的。

隔天,王守泉就带着十个壮劳力出发去广州了,临走的时候还从食堂里支了些口粮。

而就在这时,传来一个噩耗:村子里打的井已经全部没水了。只剩下村子里那口井。

其实这口井的水也早就干了,毕竟这口井其实也才三十来米。并不比其他井深多少。

它之所以有水是因钱淑兰每天往里面灌水的缘故,早在广州的时候,钱淑兰就开始收集水。

回来后,钱淑兰也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把手上的水晶球全部灌满。

这水晶球不值什么钱,钱淑兰一次买了五百个,才花了四百个金币。平均一个才0.8个金币,很是划算。

虽然这口井有水,可这水只够一个村子吃的,外加养活那些猪和鸡。

至于地里的红薯如果再不浇,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旱死了。

为了节省水,大家把这口井看得比命还要重要。村里的壮劳力日夜守着那口井。

每当钱淑兰给井添水的时候,都是让钱维汉陪她一起去。然后让其他人到别处巡逻。

钱淑兰这次上完香之后,古井里的水又添满了。

钱维汉突然来了一句,“总让娘帮着送水也不是办法啊?”

钱淑兰把香炉收起来,回头瞅了他一眼,“那能怎么办呢?听说别的生产队已经没水了。”

钱维汉心里一晒,也是啊,又能怎么办,他想了想道,“那猪草怎么办?”

现在庄稼都旱死了,猪草就更不用说了。

钱淑兰想了想道,“就说是跑到远的地方割得吧。反正大家也都没去过远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