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4 / 5)

在大梁,女子出家可是跟出嫁一样,是件体面的大事,需要经过六劫七灾的化演,才能成为一名师太。尼姑庵的师太,每月都有俸禄可拿,依职位不同,金额也各不一样。

你问豆香为何如此清楚?

因为她做茴香时,从生至死,一生都在尼姑庵里渡过。她临死前已经做到师太,法号令贤,正巧在武台镇的仁慈庵里做点灯师傅。

大小尼姑庵互相不通信,但却有一个默认的不成文规定——按地域收人,绝不过问外事。

豆香想逃掉李家这门“好亲事”,怕是得出家才能成,按规定,只有仁慈庵会要她。

这仁慈庵的行情,她还不清楚?上辈子就折在那里,如何还能回去?现在有了这副美貌的身子,那就更去不得,估计还不如上辈子干净地早死呢。

嫁到李家,会被虐打,折辱致死。

出家到仁慈庵,会被设计,折辱致死。

逃出去,会被卖到脏地方,折辱致死。

嫁给别人?豆家上下都不会同意,除非她能嫁进比李家更体面的婆家,给家族带来更大的好处。

再死一遍,投个好胎?那不行,既然现在占了豆香的身子活着,那就得好好地活着,不能浪费了这美妙的容颜和康健的体魄。况且,谁能保证,下辈子她能比现在过得好?谁能保证,她还能记得这些事?谁能证明,她茴香曾经存在过这世上?

事到如今,也只剩下这一条路了,嫁给于大户为妾。

豆香对于大户的事,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他大约50出头,是武台镇的首富,为人豪气又风流,娶了八房姨太太,是青楼红场的常客。

不过,豆香却很熟悉他的结发妻子戚氏——这可是位有本事的人物。

丈夫风流倜傥,流连欢场,她连眉都不皱一下。丈夫先后娶了八位年轻朝气的如花美眷,她气息都没变过一次。只是,这于家的内宅全由她一人做主,谁也撼动不得。这于家的孩子,全出于她一人的肚子,八位妾室,谁也生不了。其心机和手段,可见一斑。

豆香想之所以会这么清楚,全因这戚氏以前经常来仁慈庵点灯添香火,是仁慈庵的贵客以及最大的顾客之一。

没错,这仁慈庵就是打着羊头卖狗肉的龌蹉之地,里面的水——忒深。明面是高洁的佛门圣地,内里却藏污纳垢,制造各种丹药或是设计各种计谋——专门帮这些大宅门的妇人们害人。

豆香前世的身子就是因为接触太多害人的药材而垮掉,最后药石罔顾而亡。

她自然晓得这位戚氏的手段,可那又如何?她同时也知道,这戚氏心宽,只要不威胁到她的利益,她就会愿意养着那些妾室,给她们体面又富裕的生活。

去于大户家,安分守己,做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